听你说到‘国典’,难道现在已经完成了吗?”
“是啊,刚完成不久,现在正和他们讨论呢!这主要思想都是你的,你也来看一下。”说完村长递过来一本线装书籍。
张光华接过来一看,心中顿时佩服起来,封面上“国典”两个隶书力透纸背,村长的书法很好啊,字如其人。
翻开封面,当头五个小字“君主立宪制”,再往下看,就是用小楷一条条列出的观点。
在张光华翻看的时候,村长又开始和两位“政治官员”讨论起来,“我们刚刚说到哪里了?哦,说到皇上可以继承,但是大臣不可以继承,但是皇上不能处理国事,只能监督百官,而且还必须被律法管制。”
“当前百官分为三部分,中书省(国务院)、枢密院(公\安部)和御史台(检察院),而中书省(国务院)又分为吏部(人力资源部)、户部(民政部)、吏部(教育部+外交部)、刑部(司法部)、兵部(国防部)和工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农业部+水利部+交通部+铁道部)。”
“而我的建议是将‘枢密院’并入‘中书省’,而将‘中书省’中的‘刑部’独立出来,形成新的三大机构:‘中书省(国务院)’、‘刑部(法院)’和‘御史台(检察院)’。”
“而且,因为皇帝不能统领朝政,我觉得还应该用‘国会’代替朝会,国会每半年开一次,用于制定、修改律法和决议朝廷大事。国会的参与者包含由官员组成的‘参议员’和由百姓组成的‘众议员’两部分。”
“总而言之,就一句话,天下皆在律法之下!”
“好一个‘天下皆在律法之下’!这个国典说的好啊!”张光华听完只是赞许的点了点头,但是掌管典狱出身的黄开正,却已经是拍着桌子嚎叫了起来。
黄开正在位时就一直掌管律法,他深信只有律法才能治国平天下,但当时的达鲁花赤(县长)却任意践踏律法,使其碌碌而不得志,这次见到竟然有人能赞同他,而且超越了他的观点,他怎能不高兴。而且,现在他还是安溪四县的典史,掌柜四县的律法,只要《国典》一颁布,他的地位一定会水涨船高。
同样身为当前知县的赵山,却只是陷入了沉思。《国典》的好处,他也看得到,不过那是对百姓的好处,相反他的地位反而被削减,一旦《国典》执行,那么县衙就不会再是他一人独大,而是他和“刑部”、“御史台”平分秋色了。
不过赵山是一个识时务和有能力的官员,他立马想到了《国典》实施的关键之处,就是拥有的国会席数。于是他提出由他出面选举国会成员,然后好进行第一次国会并公布国典。他的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
“村长,既然你的《国典》准备在国会上实施,那能不能再多考虑一部律法?”看他们已经讨论得差不多了,张光华马上逮住了机会向村长讲解起来他的《商会法》,希望村长能够赞同扶持工商业,建立股票交易中心。
当张光华提出向村长、黄开正、赵山以及作为“法人”的县衙募集“光华总商会”原始股的时候,立即让他们兴高采烈。张光华相信,只要有利益在,就不怕他们不上心。毫无疑问的,这件事情也得到了村长的同意。
喝茶时还发生一个美妙的小插曲,煮茶是由村长的孙女李欣岚负责的,当村长看到欣岚给张光华倒茶,两人眉目传情的时候,不由得调侃了他一番:“你看欣岚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不知道军师你可有合适的人选,如果有不妨给我介绍一下,哈哈。”直臊得张光华和李欣岚脸红到了脖子根。
逃一般的离开了县衙,张光华立马去了军营找李大。
“砰……”还没走到校场,张光华就听到了一阵密集的枪响,走近一看,李大正和吕光甫在那里训练火铳手呢。烟雾还未散去,又是一轮枪响,看来军队已经能够三排连射了。
“军师来得正好,你再不来,我就要派人去找你了呢!”已经发现张光华到来的李大,将训练工作交给手下以后,就立马迎了过来,于是两人进入营房坐下详谈。
当李大知道自己可以向商会入股时,并没有像黄开正他们那样高兴,而是问了一句,“我的弟兄们呢?”直接逗得张光华忍俊不禁。
李大是知道张光华商会的盈利情况的,每月上千两(50万)的进账,但即使这样,他首先考虑的也不是自己的利益,看来李大真的是一个重情重义的真汉子。
“放心,我也会按照军功的大小,给予他们股份的额度的。那李将军你找我又有什么事啊。”
(310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