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大、吕光甫寒暄了几句,张光华感觉自己慢慢融入了这个大集体,其实从穿越到现在的这几天,他一肚子的委屈不能对别人倾诉,一直满孤单的。昨天挨了一顿打,今天又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谈天说地,头脑中抑郁的情绪竟然奇迹般的消失了。
“张兄弟,听闻你刚从海外回来,不知你对当今起义的形势有什么看法?”原来是村长走过来了,其他人听到村长问话也都停下各自的闲谈,对张光华如何回答比较好奇。
张光华心想,这一定是村长要考验自己了,但他却一点也不担心,还有谁能比自己更熟悉历史的走向呢?他沉吟了一下开口说道:“现今各地频发天灾人祸,大元已经明显有了灭\国之势,中原大部分范围内都爆发了起义。据我了解的消息,白莲教的刘福通已经攻下了河南与安徽,郭子兴(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掌握了他的队伍)占领了江东和浙东,张士诚占领了苏州和浙西,徐寿辉占领了湖广江西。而反观元军,因为屡次作战不利,已经将兵力逐渐向北收缩,只能被动防守。但这只是全国的整体趋势,义军虽然在华北华中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在华南的发展却并不顺利,只观我们江浙行省,就知道元军的统治地位还非常稳固,他们的损失并不大,实力依然很强。”
张光华见村长越听越有兴趣,于是又接着说到:“依我的推断,随着起义的逐渐扩大,中原的红巾军定会向北呈北伐之势攻占大元的都城,这是大势所趋。不过,元军虽然退守,但北方是他们的大本营,红巾军越往北越会遇到元军的优势骑兵部队,而且元军可以踞城而守,反观红巾军多是步卒,胜负实未可知,胜了这天下就还是我汉人的,但只要一败……”
张光华抬头郑重的看了看大家,说道:“定会一败涂地。”
看大家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张光华知道自己把形势说的太过严峻,笑了笑,决定给大家一点希望,接着说道:“北伐是一场赌注,我想不会有人看不懂,我猜会有一小部分红巾军会自北向南而来。因为元军对南方的军事部署较弱,多是立场不坚定的汉军与新附军,所以义军要攻城略地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南方的地势开阔,无险可依,而且城墙并没有北方的高大,守城很是困难。”
“刚刚说的是全国的大局势,其实我们福建的局势也不容乐观,不说起义的范围比较窄,就是起义的规模也较小,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各地乡绅武装都和元军联合起来打压起义军,导致以往的起义基本上都以失败告终。不过我仔细想了一下,以往起义军的失败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攻占了几座县城后并没有想着养精蓄锐,而是盲目的攻打各个路府,甚至围困省城数日之久,但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往往被敌人里应外合而打败。”
事实上历史也的确如此,各路北伐军皆损失惨重,沿海的起义也是屡败屡战,唯有朱元璋固守南方,实行“高筑墙,广纳粮,缓称王”的政策,实力越来越强,最后一举打败其他各路红巾军,击退蒙古军,统一了除内蒙古之外的中国大部分地区。所以说,只有养精蓄锐,谋定而后动才是成功之道。
“所以,在南方要想做出一番大事业,必须要注意两点:一是每攻占一座县城都要好好经营,筑墙纳粮造兵器,并且要联合整个县城周围的老百姓,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利益团体。二是绝不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攻打路府,相反我们还要积极与他们通商以获取我们必要的物资,通过通商我们还可以派人混进城里随时关注他们的动态,防止他们反攻。”张光华说完这些,最后又总结了一句:“总而言之就一句话——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张光华相信,太祖的策略可都是经过实战检验的,绝对是一个真理。
说完最后一句,张光华发现大厅侧门上的帘子被谁挑动了一下,露出了一方粉红的裙摆和一双白皙的玉足,不过转眼那人就不见了。
“好一个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村长站起来激动的拍了拍手,接着又看向李大说道:“张兄弟果然大才,字字珠玑,我们不是缺个军师吗,你觉得张兄弟如何?”
虽然村长是向李大询问意见,但依他的威望来看,看来这事就这么定了。果然,大家都没有异议。
张光华听完也十分高兴,没想到自己才加入一天,就已经是管理人员了,他以前想如果能让自己扛着刀枪做一个士兵就不错了。
再向大家了解了物资的准备情况之后,村长重新拿起了自己的拐棍,向众人安排了各自的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