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鸣一开始不理解,不在意,他认为自己没有得罪他们啊,他们为什么对自己这样,背后不住地煽风点火。后来经自己的老岳父一点拨才知道,自己只是犯了忌。所谓出头的椽子先烂,自己就是不小心,成了官场的愣头青,众矢之的。所谓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就是这个道理。
那个时候,省里的一把手还是赵老书记。别人对他再有看法,也只能是背后指指点点的,从根本上威胁不了他的发展。市长的位置,还是保险的。但等赵老书记调到中央,省里换了一把手,王一鸣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环境迅速恶化了。再说什么,也没有几个人愿意听了。和他搭班子的市委书记老熊,也不再那么配合了。原来想提拔什么干部,想出台什么政策,都要亲自征求王一鸣的意见。现在大会小会,都是讲市委是核心,书记是班长,要服从组织纪律。说给谁听到,不用问大家都明白。在江北市,王一鸣明显地感觉到自己被孤立了。几个副市长,都经常去市委书记老熊的办公室,隔三差五地坐坐,汇报情况。市委常委会开会研究问题,王一鸣说话,只要老熊不表态,没有人敢于对王一鸣的问题表示支持。
王一鸣到了省委,原来对自己喜笑颜开的那些省委常委们,现在有了新的主子,看省委书记对王一鸣很冷淡,就一个一个,生怕王一鸣粘上了自己,落了晦气。王一鸣求见的时候,不是说忙,就是推说没有空。
王一鸣在自己的政治生命上,第一次尝到了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的滋味。这是他从做秘书以来,从来没有碰见过的问题。这是他生命的低谷,但也让他从一个更深刻的层次上,认识到政治的残酷性和政客们的极端无耻。经历过,才会懂,这些经历,无形中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它们磨练了王一鸣的意志,让他更沉稳,更老练,也更加成熟了。
眼看着在江北市长的位子上,自己是越来越难受,以后的前途,更是捉摸不定,甚至是前途叵测。要想打开局面,必须跳出这个小地方,到一个更大的平台,发挥自己的作用。好在自己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有了一定的资本,虽然老岳父于开山还是个省政协副主席,帮不上什么忙了,但赵老书记毕竟升任副总理了,他说句话,还是管用的。于是,在赵老书记的持续关照下,王一鸣顺利地进京,并且升了副部级,上了一个更大的平台。
当副部长的时候,他的人大代表的任期到了,赶上了换届选举。部长老田已经被有关部门安排为人大代表了,而王一鸣这个常务副部长,不知不觉地,就被安排为政协委员了。
他老婆于艳梅笑话他,说他这个政协委员的位置,是皇上赏赐的,不是人民选举出来的,不用代表什么人民利益了。
王一鸣笑了笑说:“这就是中国的国情,虽然我不知道谁选举了我,我还是得为人民说话。因为我还是共产党员,说白了,是组织部门安排我做了政协委员,归根结底,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为底层的老百姓说话,没有错。”
于艳梅说:“我劝你还是老实些,规规矩矩,人家说什么咱就说什么,不出风头,不上电视,不做什么电视明星了,说得再好听,现在的老百姓也不信了,他们听的好听的话太多了,没见网上现在说什么吗?说现在的官员,都是职业演员,他们是专门演新闻的。只是不拿片酬而已。你要是再敢破坏规矩,乱说话,说不定到最后,你这个政协委员的位子也没有了。到时候你连说废话的权利也没有了。”
王一鸣听老婆讲得也有道理,于是就说:“好吧,我今后就少开口,少说话,实在不行,也说点歌功颂德的屁话,让他们高兴高兴。但是,据我观察,凡是领导高兴的,群众就可能不高兴了。我出席那么多会议,发现一个现象,如果会场没有大的领导在场,没有新闻媒体在场,大家畅所欲言,那个发言,都是言之有物,深刻具体,一个比一个精彩,但一旦有大领导来了,那会的气氛立即就变了,一个一个,全成了吹鼓手,话咋肉麻咋说,放在电视里,让人听了看了就想吐。就那,大家还自鸣得意地说的说,记的记,各取所需,皆大欢喜,这样的会议,不解决任何问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