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不能接受的就是芳菲的名份:他所能给芳非的只有个妾位,如今皇帝开口又把贵字抹了去,这让他怎么也接受不了。
听到紫萱开口后他几乎想大吼几句,倒底是在金殿之上他才忍住了;听到紫萱话中有为丁家开脱的意思他的心猛得一松:他知道,最能保住芳菲贵妾名份的人就是紫萱。但是事情却出乎他的意思料,皇帝听完之后不但没有改变心思还要把芳菲交给紫萱处置,那芳菲还能有活路吗?
“皇上开恩,皇上,不关芳菲的事情,当年臣……”他再也忍不住的叩头为芳菲求恳,因为他实在是不能再让芳菲受如此天大的委屈。想到芳菲那双善解人意的眼睛,他能猜到芳菲会对他说什么,定不会责怪他一点儿肯定会说无所谓的,只要能伴在他身边足矣。只是,他岂能再对不起芳菲?当年两人的海誓山盟啊。
倒是丁侯爷的话让紫萱的精神一振,此时她的哀求反倒不如丁大侯爷对芳姨娘的关爱、宠爱、不顾一世更能让皇帝明白她和丁阳和离的必要;她在心里加了一句:“丁阳啊,你可要让皇帝、让世人都知道你是多么痴情的人才可以。”
她开口了却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丁家、为了芳菲:“皇上,当年就是臣女的错才让芳姨娘委屈了三年,不管三年来芳姨娘做过什么,倒底是臣女当年不知道芳姨娘和丁侯爷已经两心相许之故;所以,臣女斗胆请皇上开恩。”
紫萱一直认为本尊当年介入丁阳和芳菲不对,是因为她是二十一世纪的人,男女平等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可是眼下却是封建王朝的时代,芳菲和丁阳当年一无媒妁之言,二无父母之命,说得好听些就是两心相许,而世人一般对此会用私定终身四个字。
当然,在紫萱看来这也算不得大事儿,可是在眼下出了这等事情女儿家的名声坏了,不要说嫁人不嫁人的,事情闹得不大就只能出家做姑子,事情闹得大了,嗯,就要过宗祠受家法,十有八九一个不贞就能逼得芳菲当年就悬梁自尽。
也就是说,当年之事芳菲和丁侯爷二人私定终身没有回明双方父母:至少表面上是如此,错得是他们而不是本尊紫萱;而紫萱当初为了芳菲向皇上给芳菲求一个贵妾的名份,那是保住了芳菲的名声。
此事,皇帝当年知道,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和太后劝本尊紫萱改变心意,而不是不同意紫萱的所请了;因为芳菲的事情,不能摆到桌面上来说——被人知道芳菲就真得不用做人了。
紫萱原本不知道这些,醒来这么久听琉璃、珍珠两个丫头说话,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此时她提起当年的事情再三的认为自己有错,这就是在打丁阳的脸;不过,却是再给皇帝脸面,且表面上她也是贤良的很,因为就算是夫家无良可是她并没有对丁家、对芳姨娘赶尽杀绝不是?
再次听到紫萱为芳菲开口求情,丁大侯爷急急的叩头:“皇上开恩,皇上开恩;紫萱也说是对不住芳菲了……”他太过着紧芳菲而说了极为不合适的话。
秦大侯爷眯起了眼睛来,而其它几位王公微皱眉头看看马家都别过了头去;而马家人看得是紫萱,虽然有点不满紫萱为那个芳姨娘求情,但他们并没有在此时开口拆紫萱的台。
皇帝终于是忍无可忍的怒喝一声打断丁侯爷的话:“你还敢说话,廷杖还不能让你清醒是不是?是不是要朕把你的小妾统统发卖、没入官籍你才高兴?”他瞪着丁阳,恨不得一脚踹过去看能不能让他这个发小聪明点儿。
说实话,三年前的那场仗是丁阳的父亲为帅,而丁阳只是二路元帅带兵去增援的,到了之后当然凡事要听他父亲的;因为皇帝很清楚丁阳是没有丁老侯爷的本事,不过发小嘛只要能乖乖的听他的话,对他忠心耿耿,替他办些旁人不能办得事情也就成了,至于军功什么的还不是看他的安排,想有就能多少有点的?
比如让丁阳做二路无帅,那根本就是让他去边关分功劳的,反正丁老侯爷只要赢了,二路元帅多少也是有功劳的吧?可是让皇帝万万没有想到,看到军报时他几乎以为看错又仔细看了一遍:丁阳居然一战而成名,虽然没有朱大夫人丁阳会和二路兵马全军覆没;可是倒底他赢了,且是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