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道:“子房,你是说对匈奴用兵?”
老实说,对于匈奴人刘邦还是相当忌惮的,主要原因就是匈奴人都是来去如风的草原骑兵,而汉军则大多都是步兵,一旦双方大打出手,汉军就会从战略上处于被动,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刘邦实在不愿去主动招惹匈奴人。
张良不答反问道:“大王不觉得现在正是对河西用兵的大好时机吗?”
由于项庄这个穿越者的出现,致使刘邦对骑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再加上天下大势与历史上发生了极大的偏差,迫使刘邦不得不独自面对匈奴的威胁,因此,早在匈奴人第一次南下关中之后,刘邦就加强了对匈奴、月氏的防范以及渗透。
此时的关中,东面是韩国、梁国,南面是巴、蜀二郡,可高枕无忧。
西陲的月氏人以及北边的匈奴人都能对大汉构成威胁,不过总的来说,匈奴人的威胁要远远大于月氏人。
事实上,月氏人现在的日子也不好过。
不久前,横亘在匈奴人跟月氏人中间的休屠部落和浑邪部落都投降了匈奴人,月氏人便需要直面匈奴人的威胁了,据说,匈奴单于冒顿已经好几次派使者前往月氏王廷,威胁月氏人效法休屠、浑邪二部落、臣服于匈奴人脚下。
月氏人也是个大部落,带甲十余万,自然不会轻易臣服。
张良以为,一旦月氏人跟匈奴全面开战,大汉国则正好趁此机会结好月氏人,狠狠打击匈奴人,既便不能彻底打残匈奴人。至少也要打得他们不敢南下牧马,如此一来,大汉国就能一举解决来自西陲、北疆的两大威胁,可谓一举两得。
而且对这个情形,张良、陈平也已经分析过多次了。
刘邦也有些意动,又道:“子房。你觉得这仗真能打?”
张良道:“大王,河西之战,我军有三胜而匈奴有三败,故而此战可打!”
“我军有三胜而匈奴有三败?”刘邦饶有兴致地问道,“子房,说具体些。”
张良道:“河西走廊紧邻陇西、北地二郡,我军以逸待劳,此一胜;月氏人正面临生死存亡之威胁,必与我同心协力、共抗匈奴,此二胜;我骑军已然练成。可谓兵强马壮,器械犀利更非匈奴可比,此三胜也。”
陈平微微一笑,接着说道:“九原远离河西走廊,匈奴人劳师以袭远,此一败;休屠、浑邪新降、人心不稳,难与匈奴同心协力、联兵作战,此二败;眼下还只是盛夏时。匈奴人膘未肥、马未壮,又不能调集整个部落之兵大举出征,此三败也。”
张良又道:“我军有三胜而匈奴有三败,这一仗为什么不能打?”
刘邦听得怦然心动,当下狠狠击节道:“好。打!”顿了顿,刘邦又道,“那么,又该以谁为将,又该出动多少骑兵?”
张良、陈平对视一眼,微笑不语。
汉王已经是快六十岁的人了,身子骨早已经不比当年了,再加上骑军作战。动辄长驱疾驰上千里,汉王这把老骨头真要是颠出个好歹,那可不得了!所以说这一仗只能派一员大将领军出征,至于派谁出征,也是毫无悬念了。
汉军骑将原本就不多,除了灌婴也就吕台了。
换成一年前,派谁出征还需考虑考虑。不过现在嘛,却是根本没那个必要了,去年白于山口那一场大战,吕台大获全胜,又生擒匈奴左大当户。灌婴却在肤施惨遭败绩,两人孰优孰劣早已经清明。吕台虽然年轻,领兵作战之能却远在灌婴之上!
如果说刘邦还有所顾虑的话,那就是顾虑吕台是吕泽的长子,又是吕后的外甥,更是太子刘盈的表兄,一旦吕台战功卓著,成为大汉国不可或缺的栋梁,则刘邦再想废黜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那就得好生掂量掂量吕氏的反应了。
不过张良、陈平并不赞同刘邦废黜刘盈,因而都顷向于由吕台领兵。
刘邦思量再三,终觉得废黜太子还可从长计议,而匈奴人的威胁却是迫在眉睫,当下以拳击掌,回头吩咐张良道:“子房,即刻拟一道诏令,擢长乐校尉吕台为骠骑将军,统帅陇西、咸阳大营计两万精骑,克日征发河西!”
“喏!”张良欣然应诺,转身领命去了。
张良前脚刚走,萧何忽然风尘仆仆地闯了进来。
“国相?”刘邦愕然道,“你怎么到陇西来了?”
“大王。”萧何冲刘邦揖了一揖,喘息着道,“快,快随臣回咸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