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疖是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外科中最常见的疾病。一般多发生于夏季,任何部位都可发生,而以头面、背及腋下为多见。其特征是色红、灼热、疼痛、突起根浅、肿势局限、脓出即愈。其病因病机为外感热毒,或湿热内蕴,热毒不得外泄,阻于肌肤所致。
(一)局部药浴疗法
疗方1
【成分】芫花、川椒各15克,黄柏30克。
【用法】取上药共研为粗末,装入纱布袋中。加水2500~3000毫升,大火水开后,继续煎煮30分钟,用软毛巾蘸汤擦洗,擦洗后加热水浸浴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左右,10次为1疗程。
【功能】清热燥湿、杀虫止痒。
【主治】适用于多发性疮疖。
【提示】本方切忌内服及入目。
疗方2
【成分】当归、**各30克。
【用法】将上药放入沙锅,加水3000毫升,煎沸后过滤去渣,趁热将药水装在带细眼的新喷壶内,不断淋洗患处,下接瓷盆。如药水已凉,加热后倒入小喷壶内,可再继续淋洗1遍。每剂药可用4次,每日淋洗2次。
【主治】由疮疖痈毒引起的上下肢肿痛等(未溃破者)。
疗方3
【成分】苍耳子、马齿苋、白矾各6克。
【用法】将上药加水500毫升,煎沸20分钟,待冷后擦洗患处。每日5~1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
【功能】祛风燥湿、清热解毒。
【主治】疮疥。
疗方4
【成分】马齿苋、蒲公英、如意草各120克、白矾12克。
【用法】取药共研为粗末,装入纱布袋中。加水2500~3000毫升,水开后,继续煎煮30分钟。用软毛巾蘸汤擦洗,擦洗后加热水浸浴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半个小时左右,10次为1疗程。
【功能】清热解毒、燥湿止痒。
【主治】适用于多发性疖肿。
疗方5
【成分】银花、野菊花各50克,地丁草、黄柏、大黄、皂角刺各30克。
【用法】取以上药物加水适量煎沸,待稍冷却后熏洗患处。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3~5日即可获痊愈。
【主治】适用于各种疖肿初起患者。
【提示】运用本方熏洗时,对疖肿不宜用力挤压,尤其是在面部,若初起自行挤压或碰伤则往往转成“疖疮”重证,若脓成应尽早切开排脓。
(二)足部药浴疗法
疗方1
【成分】葱头7个,羌活、白芷、当归各15克。
【用法】将上药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将药液放入浴盆中,用消毒纱布蘸药液搽患处,待温时足浴。每日1剂,每日2~3次,连续2~3天。
【功能】活血消肿。
【主治】疮疖。
疗方2
【成分】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鱼腥草、皂角刺、野菊花各15克。
【用法】将上药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倒入浴盆中,先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待温度适宜时足浴。每日1剂,每日2~3次,每次20分钟,连续3~5天。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疮疖。
疗方3
【成分】大黄、黄连、黄芩、黄柏、野菊花各15克。
【用法】将上药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先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待温度适宜时足浴。每日1剂,每日2~3次,每次20分钟。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疮疖。
疗方4
【成分】蒲公英、野菊花、败酱草各30克,黄芩、黄柏、大黄各15克,冰片3克。
【用法】将上药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先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待温度适宜时足浴。每日1剂,每日2~3次,每次20分钟。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疮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