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收式而立,只见老人家面不改色,心不跳,如一棵苍松般的挺直着身姿。
鲁达感觉到大开眼界,看师父静如处子,动如矫兔,龙腾虎跃般。
鲁达于内心深处真正知道了什么叫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能得他老人家教诲,真是此生有幸,三生有福。
老和尚看了看入神般的鲁达,轻咳一声说道:“这套棍法结合杨家枪法与少林棍法,是为师自创的棍术,叫降魔棍法,为师把它传授于你,希望你能发扬光大,造福江湖。”
鲁达跪谢了师父。
在这以后,鲁达每天都在练习这套棍术,同时按着师父的要求,操练了刀,枪,剑,戟。斧,铖,钩,叉。锤,鞭,弓,箭等十八般武艺,经过师父的精心教诲与鲁达的勤学苦练,如今的鲁达与当初的鲁大相比,简直是叛若两人。
是的,经过如此的磨练鲁达已经今非昔比,从一个莽鲁的青年,脱胎换骨成了一腔热血,一身好武艺的壮汉。他就象一条出海的蛟龙,于千军万马中厮杀会成为一会勇往直前的勇士,在江湖傲游会成为一名行侠仗义的豪杰。
第七章节别师下山
时光如流水般的逝去,不知不觉中冬去春来,鲁达在这大山里整整苦练的半年之久,在这半年的时间里老和尚不但将自己的一身武艺,毫无保留的悉数传给了他,并且还传授他了一些文韬武略和一些作人的道理,使鲁达这块未曾雕刻的璞玉,得到了磨砺与雕琢。
又是一个崭新的春天来了
相聚时日虽长但总是意味着分别,
这天一早起来,吃罢早饭,老和尚拉着鲁达的手说道:“徒儿,你该下山了。”
鲁达说道:“师父,我还没学完呢。”
老和尚说道:“艺无止境,永远是学不完的。”
鲁达说道“那我也不走,我走了你一个人孤孤孤单单的,我不走了,我就为你颐养天年,为你养老送终”
老和尚说道:“傻徒儿,为师一个人早已经习惯了,心中有佛,我不孤单。再说你听说过那个出家人让人养老送终的。”
鲁达眼泪汪汪的说道:“那我也不走。”
老和尚伸出手慈爱的抚摸着鲁达的头说道:“你的志向不是保境安民吗,躲在这深山老林里你怎么保境安民。听话,好孩子下山去吧!常言说的好,学的文武艺,货卖帝王家。下山去吧!”
见老和尚如此坚决,鲁达只好含泪点头道:“是师父,我听你的。”
老和尚说道:“这就对了,不过临时下山时师父还有几句话要嘱咐,你一定要把师父告诉你的话记在心里。”
鲁达说道:“师父你说吧,徒儿一定记住师父的话。”
老和尚说道:“第一,下山后如果遇到尼姑,道士,和尚与你交手,一定要小心谨慎,千万不可大意。”
鲁达连连点头称是。
老和尚接着嘱咐道:“第二,如果有一天遇到与你使同一种兵器的人,交战时千万要手下留情,不可下伤其性命。”
鲁达摸着脑袋莫名其妙的道:“兵器,师父你老人家也没有给我兵器啊!”
老和尚沉下脸道:“阿弥陀佛,一切都是定数,到时候就知道了,休要多问,只有把为师的话牢牢记住就没错的。”
鲁达不敢再多问只好说道:“是,师父,我记住了。”
老和尚有些难过的挥了挥手道:“你走吧!”说罢扭头回到了茅草庵内。
鲁达跪在庵前声音哽咽道:“师父,你老人家保重啊?”
相见时难别亦难,鲁达心如刀割般的难受,他心里十分清楚,师父已经是年近双百之人,在这世上还能多少年寿。
鲁达不知道,自己这一走,那年那月才能回来,回到这深山老林的茅庵,再聆听他老人家的谆谆教导。
鲁达依依不舍,一步一回头了下山去了。
山中传来了清脆的木鱼声,
山中传来了一声高过一声颂佛之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这是师父在为他送行,
这是师父在与他话别。
清脆的木鱼之声,仿佛在撞击着鲁达的心灵。
高昂的颂佛之声,仿佛在呼唤着鲁达的灵魂。
世事复杂,须用心灵去明辨是非。
江湖险恶,须用灵魂去识别真善美,假丑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