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下一定完成任务!”
“陈埙,安伯,伯沈荣,你们两个,帮着襄城伯挑选一个新的军士,明日清晨,我要见一支新的三千军士!”
“臣遵旨!”陈埙与沈荣齐齐躬身。
“报!”一个声音响起。
就在此时,一位锦衣卫从外面冲了进来。
“启禀陛下,在妫水河的西侧,我们看到了一支强大的瓦剌人铁骑,怀疑是先头部队的主要力量!”
“哦?”朱祁镇漫不经心地说,“晚上来的人,又是怎么知道的?”
“陛下,这都是我的猜测。”
朱祁镇登时来了点兴致,说道:“阁下如何称呼?”
“袁彬,微臣锦衣卫小旗!”
“你怎么看?你有何根据?”
袁彬没有丝毫的慌乱,而是平静地说道:“第一,从对方的火光来看,应该有上万人,还在不断地壮大。”
朱祁镇点了点头,“你说的是第一个,那是什么?”
“第二个原因,就是时间!”
袁彬又补充了一句:“我们现在被阿剌部和先头部队团团围住,陛下出其不意,应该会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应对。”
朱祁镇沉吟片刻,说道:“你说得也有几分道理,只是猜测而已。”
袁彬淡淡道:“我刚才也说了,这只是我的猜测。”
朱祁镇莫名其妙地觉得此人非比寻常,身为一位低级的锦衣卫官员,居然如此温文尔雅,完全没有一丝武将该有的冲动。
“你看过什么?”
“启禀陛下,我从小就学了不少东西。”
朱祁镇听得更糊涂了,说道:“你若真是个秀才,怎么会去当个侍郎?”
“因为我是军人,所以四年前,我父亲病死,我替他守了一段时间,后来立下了一些汗马功劳,受皇上赏识,被提拔为一面旗子。”
朱祁镇暗自点了点头,在如今,父亲是军人,而自己的孩子却要成为军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这是朱元璋太祖建立的,对所有人进行了严格的分类。
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要保证各个行业的安定,比如军人,他的孩子就得顶上这个位置,不然没人会想要参军,那还让不让人上战场?
又比如农民,他们要世代耕作,如果他们丢下了手中的铁锹,到城里干活,那他们的粮食怎么办?
朱元璋实行户口制度有其特殊的历史条件。
明代初期,因长期的战争,造成了国土的贫瘠,人口急剧减少,社会生产效率低下。
这一次,是因为要恢复农业生产,补充兵源,所以才有了这两本书。
只是,在历史长河中,户口制度严重制约了当时的社会交往与发展,并最终导致了明代的覆灭。
朱祁镇长长吐了一声,收回了自己的想法,要做些什么,也要等到他平安回京再说。
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要抵御也先的十二万兵马。
而袁彬,怎么听着这么耳熟?
袁彬。
朱祁镇的脸色骤然一白!
袁彬?
难道是袁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