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缕灵光,如那天边光线,渐渐升腾起来——一天一夜,成千上万的兵士遗体,流水般从她眼前过。她发现,那里面,有西凌铁骑,亦有北辰士兵,却没有一个曦朝骑兵的身影!
西凌铁骑与曦朝骑兵,甚至西凌各部族的铁骑之间,在行军之时,皆要保持完整的队形与一定的区隔,这是自然。但是,如果如那个前来报讯的兵士所言,迷魂谷一战,先是两军胶着混战,再被步兵重围,不断缩小包围圈,谷中军士多被紧密挤压而踩踏窒息而亡。那么,在最后的时刻,生死挣扎之际,不可能还能保持着完整的队形与区隔。
也就是说,既然在一天一夜里的清理中,都没有发现一个曦朝兵士,那么,兴许那八千骑兵,根本就没有在里面!
天光渐起,她心中的希望也跟着渐起。一阵心思闪念间,她一把推开紫衣的搀扶,往山谷边上的坡顶跑去,她要寻个最高处去看一看,看一看这个迷魂谷的内外地形,有何玄机?
乍看,是一盆状山谷,四周坡形隆起,中间为一方圆好几里的开阔平坦谷底,未有出奇之处。仔细再看,寻着地形特征与当时的天气变化,几乎可以推演出当日的战事情况:
首先,这四周的盆边,东西两面高耸,南北边则趋于平缓。也就是说,如果西凌铁骑与曦朝骑兵,一路从南边追赶北辰军至此,很容易沿着南面缓坡,直直冲下谷底来,却看不见东西两面高坡后面的埋伏。在谷底突起大雾之时,藏在两边坡后的弓箭手与步兵,便迅速朝南北向的缓坡扩散移动,遂成四面包围之势,再居高临下,从上往下,弓弩与长枪,皆可轻易地将谷底的人至于死地。
其次,这谷底形状,其实并不是方圆,而是东西走向宽阔,南北走向狭窄的椭圆。也就是说,如果说北辰骑兵进谷,是有意诱敌入包围,那么,在谷底大雾升起,而四周包围尚未形成之时,他们就应该冲向北面缓坡,火速撤退出来。
而这时,如果曦朝的八千骑兵,刚好处在谷底的靠北边,咬在撤退的北辰军后面的话——她的鸾卫骑兵,向来都跑得最快,在冲入谷底之时,很有可能是冲在最前面的一支。那么,也就很有可能,八千曦朝骑兵,紧追着向北撤退的北辰军,一口气跟着翻过了北面缓坡,冲出了包围圈。
而此时,谷底弥漫起来的大雾,会最先沿着南北面的缓坡扩散,翻过北坡的八千曦朝骑兵,前面是眼看就要撤退的北辰军,身后是追赶过来的一片大雾,当然会本能地选择,一路向北,继续追击。
如果上面的这些推演都正确的,凤玄墨带着八千曦朝骑兵,应该是逃脱了重围绞杀。然而,思及于此,夜云熙心中的石头非但没有卸下,反倒又重压了一层——八千曦朝骑兵在追出几十里之后,如果发现西凌铁骑并没有跟上来,为何不调头回来?
一日不返,情有可原。孤军深入,至今已有五日,尚无音讯与人马返回,那么,受阻被围的可能性,极大——对于北辰军来说,既然,五万西凌铁骑,都可以一日歼灭殆尽,那么漏网的八千骑兵,应该也不在话下。
一时间,将将才升起的一线希冀,又被自己扼杀在摇篮里。仿佛,一个使力,以为可以将自己从泥潭里拔起来,一个受挫,才发现,纵然有西楚霸王的力拔山兮气盖世,也没有自己能将自己拔起来的道理。
紫衣跟上来时,她已经是处于崩溃的极限。那种强忍着心中恐惧,不让自己崩塌,用过度消耗体力与精神的方式,让自己逃离绝望,等体力与精神耗至极点之时,才发现,根本找不到能够继续支撑下去的力量。
“紫衣……”夜云熙决定,她不想撑了,只想炸成一锅粥,烂成一滩泥,身心皆是。一边唤她的侍女,一边想朝她身上倒去。
“公主,快看,北面……”紫衣两步抢上来,扶住她,也扶起了她那摇摇欲坠的烂泥心境。只见那丫头兴奋地抬手,几近喊叫,喊她看北边草原上出现的情景。
她朝着紫衣所指,抬眼看去,那北面远处,一阵渐响的隆隆铁蹄声,渐渐放大的密麻黑点,朝着山谷处端直行来。
再近些,就看清楚,那滚滚马蹄,黑马黑衣,行得峥嵘铿锵,不是她那鸾卫营出身的八千骑兵,还能是谁?
再近些,就看清楚,那为首的骑士,沐着朝阳光辉,散着天地凌冽,不是那个让她几近肝肠寸断的人儿,还能是谁?
老天开眼,让她在一个清晨送别,又在另一个清晨,将他完好无损地送回来了。
夜云熙终于眼前一黑,放心地弃了知觉与意识,她要好好地在这草地上,昏睡一会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