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用肩膀撞撞埃里克。
终于! 埃里克反应过来,转头看向阿历克斯,眼神碰撞在一起——
疯狂!疯狂!还是疯狂!
阿历克斯:你看到了吗?你刚刚他喵地看见了吗?安森居然拿起了反光板!摄影师一句话而已,宇宙大明星就毫不犹豫地拿起了反光板肩负起摄影助理的责任,这是真的吗?而且他还如此专心地研究打光,上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埃里克:那是彼得-帕克!啊啊啊,那可是蜘蛛侠!我正在和彼得-帕克一起拍戏,你赶快掐我一下!
尽管两个人眼神传达出来的意思根本是两回事,但这全然没有妨碍两个人一起疯狂的庆祝派对。
准确来说,整个剧组都充斥着一种独特的氛围,不管是格斯还是安森,电影剧组进入学校的动作本身就令人亢奋。
当剧组进驻学校的时候,亢奋不已的学生们略显失望,“就这?”
一个十几个人的团队,根本就是草台班子;如果不是格斯名声在外,再加上学校也已经确认过了,完全有理由怀疑这是诈骗团伙。
但失望只是暂时的,等待剧组开始选角并且得知安森担任主角的时候,这所普普通通的中学就再次进入疯狂,一直到现在也还是无法相信事情真的正在发生。
总而言之,“大象”,正式开拍了——
格斯并没有心急火燎地立刻投入选择演员的工作,而是听取安森的意见,放慢脚步,等待了三天。
在格斯的构想里,没有剧本、没有台词,镜头试图截取这所中学的一段普通日常,学生们平时是什么样的、站在镜头前也就是什么样的,无需修饰。
那么,安森这个外来者可能一下就被凸显出来。
显然,这不符合初衷。
所以安森想,他应该以体验派的方式,真正地在学校里体验几天生活,尽可能地融入这所学校的氛围,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同时也是一个参与者的身份。
格斯细细咀嚼一番,一拍即合——
格斯也希望自己能够以观察者的身份旁观校园日常,他选择演员的标准就是真实,尽可能贴近角色。
但这里有一个重点需要注意,伪纪录片,那就不是真正的纪录片,电影是有故事的、角色是有任务的,没有剧本不代表没有剧情,以纪录的方式呈现影像不代表导演没有艺术创作,更加不意味着格斯真的就扛着一台摄像机在校园里四处闲逛。
自然地,格斯需要根据自己脑海里的角色形象选择演员,并且根据他们的日常生活构思电影情节。
电影,源于现实但高于现实,拍摄的过程就是艺术再创作的过程——
百分之九十的真实,加上百分之十的艺术加工和创作,打破真实和艺术的界线,最后完成一部独一无二的电影。
于是,格斯和安森就在学校“潜伏”下来。
格斯担心安森可能会暴露行踪,却没有想到安森真的染了一头金发,宛若阿波罗一般的绚烂金发。
格斯觉得安森疯了。
没有想到,恰恰是这一头抢眼的金发反而成为最好的掩护,当人们第一眼看到安森的时候就看到那一头金发,哪怕觉得眼熟,但金发的视觉冲击力太强,以至于自己就下意识地否认那是安森的判断。
一直到选角结束,还有人询问,
“安森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