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接过了话,正色道:世子,本相倒是有两点不成熟的想法。
刘宣道:孔相请说。
孔融捋了捋颌下的胡须,不急不缓的道:第一,尊严问题。幽州兵被俘虏后,一个个成了阶下囚,肯定遭到军中士兵的鄙视。
我们的士兵看押他们时,动辄喝骂,甚至可能会动手。
毕竟,幽州兵是俘虏,不是军中的士兵。
这样的情况,肯定是存在的。
孔融说道:所以第一件事,得让我们的士兵放下成见,不能再以看待俘虏的眼光看待幽州兵,不能再区别对待。要让我们的士兵接纳幽州兵,也要让幽州兵融入进来。解决了幽州兵的处境,他们有尊严有地位,就可以堂堂正正的在军中做事,也不容易发生殴斗哗变了。
刘宣点头道:孔相的分析有道理。
孔融大受鼓舞,脸上有着一抹笑容,继续说道:第二,钱的问题。幽州兵在军中服役,得按时发放军饷。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士兵入伍从军,真正想通过从军来建功立业的人,是极少数的一部分。这样的人,不是一点钱财能打动的。大多数的士兵,一方面是被征召入伍,另一方面是为了钱财入伍的。
世子只要允诺他们按时发放俸禄,绝不克扣,肯定能让大多数的幽州兵心服口服的。公孙瓒发粮饷,世子也发粮饷。都是发粮饷,谁发粮饷不一样呢
孔融说道:我倒是认为,幽州兵苦寒之地,地方贫穷,幽州兵领取的俸禄绝对是不多的。世子麾下的士兵,有了糜家支持,俸禄较高。幽州兵骤然到了世子麾下,突然得到了更多的俸禄,心中反而更高兴。
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还会造反吗
本相认为不会
孔融极为肯定的说道:两个方面双管齐下,解决了幽州兵的尊严和钱财问题,即使有少部分的幽州兵不服,这些人也掀不起风浪。随着时间的推移,潜移默化的,足以解决一万幽州军带来的威胁。
刘宣抚掌道:孔相的建议很有道理。
顿了顿,刘宣问道:关于安抚幽州兵的,诸位还有什么建议
糜芳想了想,开口说道:主公,在下考虑的是,可否向幽州兵允诺军功呢军中规定,但凡立下功劳的士兵,都有功必赏。那么对于幽州兵,同样是一个道理,允诺他们立下了功劳,一视同仁,也可以得到奖赏,甚至在军中担任军职。
刘宣道:嗯,不错的建议。
郭嘉眼观鼻鼻观心,他长于谋略计划,这种善后的内政事宜,他不怎么上心的。
贾诩道:主公,老夫有一个建议。
刘宣摆手道:说
贾诩正色道:幽州兵出身辽东,家人都在辽东。排除无家可归的人,有家的幽州兵也占据大多数。主公可以允诺幽州兵,但凡在军中立下了一定功勋的人,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主公派人将其家人接到北海国,并赐予农田住宅。
为了体现对军中士兵的一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