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纯朴、幽深、内敛、风雅之美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仰韶文化早期还没有拉坯技术,制陶时成型用泥条盘筑法。

    国博展出的仰韶文化鹰形陶鼎,就是用的泥条盘筑法。

    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制陶工艺技术日趋娴熟,原料的精选、快轮拉坯技术的发明,使陶器造型更加丰富,形体愈加规整。

    大汶口文化白陶系,使用一种氧化铁含量极低的粘图成型后,入窑经1000度左右的温度焙烧而成。

    龙山文化黑陶,系用快轮拉坯成型,胎壁薄者厚度仅0.3-1毫米,故有“蛋壳黑陶”之美称,反映出当时精湛的成型技艺。

    故宫陶瓷馆展出的第一个部分,就是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开始的。

    从仰韶文化开始,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就进入彩陶阶段。

    彩陶纹饰有动物、植物、人物、几何、日月星辰等,画法古朴自然,蕴含人类原始宗教的理想思维,给人以神秘之感。

    它是陶瓷工艺史上,最早把装饰纹样与造型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品,堪称远古文化艺术的第一个高峰。

    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因首次发现于南河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

    这是一个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遗址发现了非常精美的彩陶,因此也称之为“彩陶文化”。

    仰韶文化陶器质地,有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种。

    造型有盆、罐、钵、壶、尖底瓶、盒、鼎等。

    普遍采用泥条圈筑法或泥条盘筑法成型,小件器物则直接用手捏制而成。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彩陶几何纹盆,就是其中经典。

    鱼纹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中的常见纹饰,著名的长安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描绘的就是一个人脸口衔鱼的形象,可见鱼和半坡人们生活的联系。大风小说

    大汶口文化是距今约6000—4200年,因首先在齐鲁省宁阳县堡头村和泰市郊大汶口镇发现而得名。

    主要分布在齐鲁和苏江省北部。

    大汶口文化陶器,按质地可分为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类。

    按颜色可分为红陶、灰陶、白陶、橙黄色陶等。

    白陶出现于大汶口文化晚期。

    陶器造型主要有鼎、豆、罐、壶、杯、盂、鬶、背壶等。

    背壶是大汶口文化所特有的器物。

    大汶口文化也有非常精美的彩陶。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约公元前4200-前2600年)出土于苏江邱县四户公社大墩子,彩陶花瓣纹钵。

    肩部以褐彩留白二方连续叶纹装饰,每五片叶子组成一椭圆形图案,共五组。

    叶纹下饰褐彩圆点纹一周。

    青莲岗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最初在江苏淮安青莲岗发现而得名。

    该文化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和苏北,出土陶器主要有鼎、釜、甑等炊器,豆、碗、钵等饮食器。

    其彩陶多用红、褐、紫彩描绘纹饰。

    纹饰有双弧线纹、水波纹、八卦纹、十字纹及圆点纹等。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约公元前3900-前3600年存世,其中彩陶花叶纹是齐代表。

    庙底沟类型处于仰韶文化中期,主要分布在渭水流域晋南、豫西地区。

    庙底沟类型陶器以红陶为主,也有极少量灰陶,以泥质红陶和夹沙红陶最常见。

    纹饰有绳纹、线纹、弦纹,还有少量附加堆纹。

    彩陶纹饰发达,常见纹饰有回旋勾连纹、花瓣纹、弧纹、豆荚纹、网格纹等。

    也有少量的动物纹、鸟纹和蛙纹等,其中以回旋钩连纹最为常见。

    新石器时代辛店文化,距今约公元前1500-前900,代表器型有彩陶双勾纹双耳罐。

    辛店文化分布在甘省洮河、大夏河流域和海青湟水流域的一支青铜时代文化。

    其陶器大多为圜底,主体纹饰为双勾纹。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之中也有白陶罐。

    白陶最早见于汤家岗遗址,仰韶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都较为流行,西周以后消亡。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当中,还出土过白陶双系背壶、白陶鬹等。

    白陶所用原料系纯度较高的陶土,成型后,入窑经约1000℃窑温焙烧而成。

    再就是红陶,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中出土的有红陶三足鼎和红陶鬹。

    龙山文化,泛指黄河下游地区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