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胜这个时候继续开工修水库,修水渠。
阿诚又派了大量的军队来帮忙。
其实太上皇和宇文宸也在商量动用军队去挖水渠的事。
太上皇道:“现在西戎,北凉那几个都被咱们打残了,掀不起浪了,我想着,不若让边关的士兵去挖水渠,这就省出来许多钱粮来。”
宇文宸点点头:“是啊,从全国各地征集民夫去草原上挖沟渠,这一路上吃的喝的就不知要花费多少粮食银子,再说了,南方的民工到了北方,水土不服的,反而坏事。还不如用边关的士兵,把他们每天的伙食提高一些,反正现在无仗可打,挖个沟渠就当是在练兵了。”
太上皇见宇文宸赞成自己的想法,更加来劲了,问宇文宸:“玉凌关有兵多少?”
宇文宸道:“十二万吧。”
“如果不算空饷的话,这十二万兵,再在古秦县召个几万民工,不出几年,那圣水湖的水就到了咱们的大雍朝。”
“听葛谨文说,他爹去年就组织民工修水库了,抢着今年夏季干旱前把水库修好,到时新亭县就不缺水了。”
“这个长胜,是个干实事的,他不伸手问朝廷要一文钱,把个新亭县打理得井井有条,芜州府的陈知府可没少上折子夸他。现在连水库又都修上了?”太上皇乐呵道。
手底下的人肯干活,还不伸手向上头要钱,这种臣子简直是老天爷派来当天使的。
高公公和六叔公一样,听到有人夸长胜就来劲儿。
“修水库好啊,春上天蓄水,到了夏天再放水,如果遇上干旱天,老百姓的庄稼可就保住啰。”
“要是大雍朝的每个县,州都修有水库就好了,到时无论干旱,水涝,灾情也不至于太严重。”宇文宸也感叹道。
太上皇看了孙子一眼,叹道:“你可别白日做梦了,每个县修个水库,朝廷得要拨多少银子下去,然后重重盘剥,等到了最后,那点银子别说修水库,修个水沟都不够。”
宇文宸被皇爷爷这么直白的把话挑明,也不禁苦笑。
自从当了皇上后,和那些个官员打交道,他才发现,好多政策,只要与世家大族的利益相冲突,那些政策就很难执行下去。
宇文宸现在也不再去想那些个有用没用的,他下了圣旨,命阿诚的部队留一部分人守住关口,其余的去挖水渠,由长胜统一指挥。
长胜现在兼圣水湖总督,这个是个临时的官名,就相当于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这个样子吧。
长胜现在活脱脱的学雷锋做好事,不求名不求利(主要是不差钱,不光不差钱,钱还几辈子用不完。)
他现在指挥着好几万人的队伍,天天忙得连家都不回。
好在青韵习惯了这种日子,诸葛先生又来得及时,全心全意的把思宝几个严格管教。
青韵无以为报,把家里酿的好酒左一坛右一坛的使劲儿送。
苏氏拿着阿诚找来的棉花种子,正在和曹县丞几个商量,要空出一些肥土来种棉花。
曹县丞他们自然是听说这棉花这个名字的,但是自己还从未见过棉花长啥样儿。
苏氏道:“咱们把棉花种出来后,就可以纺纱,织布,多余的布匹可以卖到别的地方去,咱们再请些师傅,把布匹染色,织出花来,这样,咱们新亭县的老百姓又掌握了一门挣钱的手艺。”ωWW.
万主簿有些迟疑:“葛老夫人、这个棉花我们只是听说过,可是没人会种啊!”
苏氏安慰他们:“不怕,我应该会种。”
曹县丞和万主簿他们又惊又喜,齐齐追问:“葛老夫人,你当真会种棉花?”
苏氏当年在农村分田到户时是种过棉花的,只不过种的面积不大。但是种棉花的大致情况她多多少少记得。
棉花天性喜温、喜光,根系发达,根深可达2米以上。棉花栽培地以土层深厚、通透性好、排灌方便、肥力中等以上的砂质壤土田块为最佳。
棉花施肥,底肥要以农家肥为主,可在棉花播种前翻耕施入,这时施的农家肥不多,长出苗出来后,就不用追肥了。等到棉株开花达80%以上,并坐住1-2个幼桃时,这个时候就要进行追施,并且施肥要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