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存钱和卖田
临安城。
赵汝述带着两个仆人,正抬头看向前面不远处的街道。
这是京师主街道御街北。
此时他正站在街道一彻,对面东西两个方向,面对面有两家钱庄。
其中一家叫龙腾钱庄,一家叫四海钱庄。
这两家钱庄,在赵与芮登基后没多久就先后开业,已经开了有三年多。
两家钱庄都是以利息招人存钱。
龙腾钱庄只收一千贯以上存款,每月利息二十贯,一年利息两百四十贯,五年左右能拿回成本,利息相当之高。
开业之初,很多人还不敢相信,但后来陆续有人存一千贯,果然拿到了利息。
“不是。”赵汝述叹道:“想卖田。”
赵汝述这些年也囤积了上千亩田,他偶尔被皇帝召见时,也会侧敲旁击想想,明年会怎么收税,皇帝笑而不语,大概的意思,千亩以上,肯定税比较重。
另几家收田的都是临安城的大地主,他们不信明年会重税,想借这个机会抄底,其中以临安刘八太尉爷为首。
当然,当时临安城里也有在庆元府吃过亏的聂子述、林介等人。
接着观察半个月,再继续存。
这句话他没说出来,梁成大也能明白。
再后来,有天他发现自己老婆袁氏,和小妾陆氏都存了钱,也拿到了利息。
赵汝述回头,原来是礼部侍郎梁成大,带着两仆人。
原本赵汝述一直就把钱存龙腾钱庄,赚着高额的利息。
太学生事件之后,朝中又放风出来,皇帝要在今年清量全国粮田后,于明年税改,到时有大量粮田的,可能要交重税。
现在京师官员和富人分两波,绝大部份既不信刘八太尉,也不信皇帝会收重税,保持原样,另有少部份像赵汝述和部份官员都信会收重税,在卖田,至于敢收田的,则少之又少,皇帝在丈田量田,大部份人都观看,想看明年朝廷政策如何再决定。
宝庆三年后,他听到消息,龙腾钱庄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在建康府、苏州、常州、海州、楚州等,两浙,江南,两淮,京湖,福建,两广等,几乎在大宋全国各地,陆续开了好多钱庄。
他可不想辛辛苦苦积累的万贯家产都便宜了赵与芮。
这消息传出来后,临安城里有些官员就开始卖田了。
“赵御史”就在赵汝述原地想着这些事时,身后突然有人叫他。
说来也巧,临安四海商铺,即四海钱庄的老板,居然在这个时候也大肆收田,不过他开价很低。
吗的,当时赵汝述一听,就感觉龙腾钱庄要跑路。
赵汝述当年听聂子述和林介说过,所以龙腾钱庄开业时,他并没有存。
原本临安的上田能卖一百贯到一百五十贯每亩,下等田也能卖三十贯一亩。
赵与芮登基这三年,抄没的家产和没收粮田都是一笔巨资。
但龙腾钱庄解释说,很多人每月一到就取钱,咱们钱庄里每天也不可能放几十几百万贯,有时会来不及支付,所以要提前申请,咱们好准备把钱运来。
一传十,十传百,临安城里存钱的人越来越多。
连续半年之后,赵汝述放心不少,有时会存两个月后再一起存出来。
右边是四海钱庄,四海钱庄本身就收田。
但人总是贪婪的,后世这种骗局屡试不爽,信息如此发达的后世都年年有无数人上当,更别说南宋此时的人了。
刘氏米铺门口看不到什么人,但进去之后发现里面人挺多的。
很多人一看这利息比以前少了点,看来钱庄真是不想收太多钱,得赶紧继续存啊。
所以临安城里大部份有钱人都不愿意往四海钱庄存。
此时他在龙腾钱庄的本金加利息,一共有十万四千多贯,几乎是他全部家产。
反正赵汝述是知道皇帝特别爱钱,最喜欢抄没官员和地主的家产。
今年初,太学生和朝中有官员闹事,逼宫皇帝,当时聂子述也派人劝说赵汝述支持,赵没有答应。
而另一家四海钱庄,据说只在临安和庆元府两地开了钱庄。
四海钱庄出钱少,当然是卖刘八太尉。
于是赵汝述就琢磨卖田,然后把钱存到钱庄吃利息。
外面都传四海钱庄是皇帝后台,朝廷保障,虽然利息低,但安全性应该比较高。
而皇帝在明年收重税的事,有部份人是相信的。
很多人拿到利息后,都是凑够两千贯再存。
“梁侍郎卖了?”赵汝述小心翼翼的问。
现在不卖田,等明年重税出来,大伙都会抢着卖田,到时田就不值钱了。
大宋屯田的好日子过去了,现在不是谁田多就神气,有聪明的现在开始纷纷想后路,要把手上的田处理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