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丰富的内容,更优秀的师资力量,更优秀的学生实力。
但在大环境上面,人们过于对资源的盲目信仰,其实恰恰导致了教育,仅仅成为了一个附属的东西。
会让很多人觉得,在这个社会上,资源就是横扫千军一样的东西,如果人没有了资源的影响和带动,那么他这一辈子就毁了。
一辈子也不可能得到优异的成果。
所以说,就算人不断奋斗,不断的去追求,希望能够得到更好的资源,能够攀登到更加优秀的山峰,也只是在做无用功而已。
因为你自身的大环境,所影响了你,让你根本没有办法去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
可是,这个思想观念是极为可怕的。
太多的人认为好像只要投资了足够多的资料与资源,就能够解决一切教育问题,从而改化了人们对教育的理解。
可是,事实证明在一些大环境当中。
哪怕是一些有钱的父母,有人脉的父母,他们将自己的孩子放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他们能够让孩子去读最好的学校,能够享受到最好的资源,吃得好学习的一些工具哈,而且逢年过节还补课,平时还请私教,几乎是为了孩子的教育能够把孩子武装到了牙齿。
这一方面的人所产生的效果,从大环境来讲确实是有效果。
但如果说,只要是接受过这种教育的学生,就都能够变得优秀的话,那也不尽然。
而从另一方面来讲,资源决定教育的逻辑把没有办法得到更好教育的一方面和有办法得到更好教育方面联系起来,把这两者都卷入到
了一个大环境里。
在此之中,一些既得利益者们拼命想要保住下一代的地位和利益,而未得利益者则争先恐后的想要改变下一代的命运,从而跻身上层社会,因此双方都把教育当做了一根救命稻草,恐惧和焦虑则成为了社会的共同情绪。
周正记得那个时候,他曾经采访过一位母亲,那个母亲几乎是把自己的一切都压在了孩子身上,孩子是从农村来的。
成绩特别优异,考上了京都这边的名牌大学。
可是就算是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也逐渐的被社会大环境所影响,再加上那些脑子里只有学一些没有任何东西的孩子,他们的动手能力特别特别差。
这一点针对的是城市的那些孩子。
周正计的那个孩子最终还是退学了,退学的原因很简单,平时在学校就要嚷嚷的,不好好学习。
结果门门功课没有过,最终被学校不要了。
所以,他希望这些家长们能够从思想上认清楚教育的本质含义。
而不是在20年后的这些时间段里。
父母们心心念念的希望孩子们能够过得更好,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所以省吃俭用的希望孩子能够比他们当时更优异,能够得到更优异的资源,能够把这些资源合理的利用,但殊不知有些孩子根本就没有办法得到父母的想法。
或者说他们不想在父母的压抑环境下去生活,而且在对资源的决定教育的迷信中人,这个思想观念比较重视的东西被无视了,从而使得教育本身的问题直接被消解了。
因为这个可怕的观念。
越来越少的人们就会去问农村教育的问题,究竟是谁的问题,他关乎于谁的利益和命运,在陷入对个别人的经验和特例关注之前,首先要做一番宏观的调查,那是极其有必要的一个东西。
因此周正一直强调的问题,就是要对农村的那些孩子们进行一个大思想观念上的解读,而不是特立独行的帮助其中的独特代表给他们相对于其他农村孩子高尚很多倍的利益关照,哪怕他们本身实力有问题,哪怕以他们的能力根本没有办法去得到一些相应的资源和资本,也仍旧是为了树立这个所谓的典型,不断的去拔高他们的身份。
说句大实话,这样做其实不是为了那些孩子。
虽然在某种情况上来看他们的实力,他们的身份和地位确实得到了提升。
但从某些方面来说,他们也是这场爱屋及乌,但却扭转了了教育本质观念的,那些人之中的牺牲品啊。
试想一下,全天下到底有多少孩子没有办法上学,没有办法得到资源上的关注和管理。
而在大社会资源寻求特立独行的一些代表的同时,周正希望可以通过自己微博的言行能够扭转上面的想法,至少在大宏观思想上,他希望上面能够把有限的资源都运用在对于农家人思想观念理解,对他们教育思想观念一个改变的应用上,在这些上面能够花一些资源甚至于说更多的资源。
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为以后的教育添砖加瓦,最不济也能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