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往炎城协助作战的是第一团和第四团共三千兵力,这两个团是有王怀鹏以及山清子带领的,而且里面的士兵也大多是新兵,所以最需要锻炼。
派遣三千兵力去协助炎城作战,已经是非常给力了,这三千兵力加上炎城自己六千多人,近万人的兵力派遣出去,那直接就将那些联合起来对抗炎城的小势力给吓傻了。因为他们几个势力东拼西凑也就勉强凑齐了八千人,原本想用人数上来压到炎城,却没想到局势一下子就反转了。再加上元国军和炎城军的士兵一个个都是骁勇善战的,武器也比他们先进,*筒都开始用上了。
所以这场战役,完全是压倒性地取得成功。炎元联军只是跟那些势力合军对碰到三场战斗而已,就已经击杀敌军三百人,俘虏两千人,直接就耗掉他们三分之一了。
势力合军一看这种局势,瞬间就认怂了,将所有煤矿资源让给了炎城。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斗,不过却让元国的众多新兵得到锻炼。毕竟参与真正的战斗相比于平时的常规训练,那可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就是这种压倒性的战斗,炎元联军也损失了一定的兵力,元国军有五人死亡,十九人受伤;炎城军因为是主力,有十九人死亡,七十七人受伤。
而这场战役,之所以会取胜得这么顺利,也依靠了另外一个有利武器,那就是*。早在两年前,炎城就已经在研发*了,但是对于*里面的材料,炎城的科学家也必须做到从理论到实践应用的实现。
不过将比较粗糙的*制作出来,耗费的时间也并非很长,只是有两个重要的原因让*一直难以用于时间应用。
第一就是元国没有较好的器材可以提炼出比较精纯的材料,像组成*主要的三种材料:木炭、硝石和硫磺。这些材料并不是很难找,但要想要将他们制作成*的话,必须要提炼成比较精纯的材料,这样才能保证*有良好的燃烧稳定性和规律性。
第二个难点就是没法做到量产。第一个难点经过实验室的反复实验的话,可能不会耗费太长的时间,因为元国的实验室一般都能配置一些相对比较好的仪器,但要做到量产,必须要求元国内有统一规格的机械工厂,才能更快更好地生产*。但这一点目前在炎城内是没法实现的,因为元国还没能进行工业化,更没办法建造机械化的工厂。
自动化生产做不到,便自能用手动了。因为*对于战争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林越不惜砸下大资本,组织起一大批人力作为工匠,用最笨的方法来进行制作,由他们采用一些简陋的工具来进行制作。不过由于采用的是手工,所以最后生产出来的*也多少有一些瑕疵。
而且将*生产出来后,也需要将他们制作成武器。枪支炮弹就暂时不用想了,但制作成*筒的话还是相对比较容易。只不过引爆才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这就是*用于实践的第三个难题了。
像近现代的*或*之类的爆破装置,一般是采用*来引爆的。而现在元国想要*的话,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虽说实验室依旧可以实现,但要做到量产,依旧牵扯到材料和规范生产的问题。
所以元国用于实战的*筒,还是采用最原始的火绳来点燃。只有在*或是其他应用于特殊情况的时候,才会采用*。
由于人力物力有限,所以元国生产*筒的速度相对比较慢,到目前位置,标准规格的*筒也才一万个左右,连人手两个都做不到。
在去增援炎城的时候,林越就分配给了王怀鹏他们五百个,而果不其然,这些*筒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都非常巨大。单个来讲或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