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朱标不语。
李善长忙看向孙老伯道:
“老孙,你以为如何?”
“好!当然好啊!老汉还没喝过御酒哩!”
当看到朱标微微点头。
毛骧忙命手下锦衣卫搬来御酒。
旋即。
朱标立于百姓中心,高举酒杯,沉声说道:
“诸位乡亲,此盅饮罢,大家就各自回去吧。”
“等一个月后,我再回凤阳,看大家复耕田地。”
“等半年过后,我再回凤阳,和大家伙一起丰收!”
“若有贪官恶吏欺压,敲击登闻鼓,到时候我给大家伙撑腰!”
“好!”
“好~”
“好~”
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朱标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
而同样,眼前百姓也将心中不舍兑入酒中,一并饮下。
看着朱标缓步朝城门走去的身影。
众多百姓虽不愿离开。
但也不再继续跟随朱标。
更多的则是站在原地,满是不舍的看向朱标离开的方向。
好在朱标给了他们承诺。
纵然朱标离开凤阳,但他们依旧觉得朱标一直给他们撑腰。
当看着朱标一行已经离开。
李善长、刘伯温对视一笑,转身便朝府衙走去。
“善长兄,太子返京。”
“你说是好,还是不好?”
知道刘伯温意有所指。
李善长笑着回道:
“那要看对谁而言了。”
“对凤阳百姓来说,太子离开,他们心中便少了主心骨。”
“对天底下的贪官恶吏来说,太子返京便是肃清吏治的开始。”
“对京都不少官员来说,太子抵京也就意味着他们人头落地。”
语罢,李善长微微一顿。
陡然严肃的同时。
振奋之余,就连声音也有丝丝颤抖。
“可若是对天下万民,对我大明长远计。”
“太子返京,则是天大的好事!”
“太子回京,必然是整肃吏治,肃清寰宇。”
“如此,也能为我大明百年盛世打下夯实基础。”
“善长兄就不担心?”刘伯温双眸一挑,似捉弄般看向李善长。
可见刘伯温如此。
李善长却也不甘示弱,回怼道:
“太子英明,有何担心?”
“杨宪犯法,你刘伯温现在不也活的好好的吗?”
被李善长这么一说。
刘伯温轻笑一声,便也不再多言。
的确。
此次凤阳一行,朱标的确收获满满。
可与朝堂大计来说。
朱标有一个还不错的收获,那便是让胡惟庸此人变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不仅保全了老朱善待功臣的名声,还为大明留下了不少能臣良将。
........
数日后。
当御驾抵达应天城前之时。
胡惟庸、李文忠、冯胜等文武百官,早早等候在那里。
一看到老朱、朱标,胡惟庸连忙迎了上来。
“臣胡惟庸,恭迎陛下、太子还朝!”
“惟庸啊,太子看了你处理过的奏疏,对你可是称赞有加啊。”
闻言,胡惟庸忙转向朱标拱手道:
“太子过奖,一切均是臣分内之事。”
“胡相过谦了。”
朱标拉住胡惟庸的胳膊,似很亲近般,让胡惟庸与自己同行。
也是在胡惟庸微微愣神之时。
朱标转向身旁官员,沉声下令道:
“将中书省近日的奏疏,送到东宫。”
“孤要好好学学胡相的治国之道!”
‘嘶~’
听到这话的瞬间,胡惟庸直觉心头泛起一阵恶寒。
朱标要这些日子的奏疏,本无可厚非。
可朱标说跟他学治国之道。
那岂不是说,他胡惟庸在治国方面,要胜过朱标这个太子?
饶是觉察到朱标话中暗藏机锋。
可胡惟庸却依旧不知该如何自辩。
“殿....殿下,臣几日来身体欠佳,如今陛下、太子回京。”
“可否.....可否准臣告病在家,休养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