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个渔网,我们的消耗相当大。几乎没有独立自主的食物来源,完全是吃以前的老本。那边的人也一样,编绳子而已,除了磨手指头意外几乎没有其他消耗。全员开始努力工作效率奇高,但是相对应的,工钱也不少。
但是我相信,这些消耗都是值得的。靠着大海,只要有渔网,我们的收获会是以前的十几倍。
有了船和渔网,接下来就是捕鱼了。
当然,捕鱼也需要方法。以前的人有了渔网之后,会找到一片有鱼的地方,撒网捕捞。那样不但慢,而且费事,对于技术和经验的要求非常高。不过后来人类的懒惰致使人类发明出了一种全新的捕捞方法,那就是地笼。
了解地笼的人都知道,这是一种懒人的捕鱼方法。懒到你只需要把地笼扔到一个鱼群出没的位置,然后就可以走了。几个小时之后回去查看,肯定有不少鱼。
地笼难做吗?其实倒也没什么太高的技术要求,说白了就是把渔网弄成一个圆筒的样子,从鱼的视角来看就是一个悠长的隧道。隧道的入口弄成漏斗的形状,外大内小。
鱼这种生物,其实跟耗子差不多,喜欢溜边钻洞。看到这样一个漏斗形状的渔网,都会选择钻一下子。
进去了之后就出不来了,首先渔网组成的那个隧道相对于鱼的提醒来说有点细,转身困难。
其次就是那个漏斗,因为鱼是长鳞片的,而且都是顺着一个方向生长。进来的时候鳞片顺着还没感觉,但是出去的时候那个细小的口刮鳞,基本就逃不出去了。
说上去非常简单的地笼,有人可能觉得没什么特殊的。
有这种想法的人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就是这种地笼,现在在很多地方都已经被明令禁止了。就是因为太厉害,上世纪的时候,很多水库被人承包之后就开始大片的撒这种地笼。
他们还是三维立体的撒,上层小鱼用密网,中层中鱼用普通网,下层大鱼用那种缠了钢丝的大网。
上中下堪称海陆空三维立体打击,在水面里面组成迷魂阵。
有了这个迷魂阵,那就是鱼的末日了。什么电鱼、炸鱼之类的都是小意思。这是兜底一锅端的节奏,大到接近一米长的鲤鱼,小到刚刚放进去的萝莉鱼苗,有多少抓多少,一个都跑不了。
甚至用不上一个月,本来还是生机勃勃一片的水域就彻底变成一潭死水了。而且在当时完全合法,还不像电鱼、炸鱼那样动静大。
最厉害的就是地笼,当然差一些的还有别的,比如螃蟹笼子。
什么是螃蟹笼子呢,这玩意跟地笼其实是一个原理,都是弄一个进去容易出来难的容器。不同的是螃蟹笼子不能用绳子,的用竹子编制,如果没有竹子,用木头理论上也可以。
我们就用细柳条和草绳编制了三个,全当实验了。
以上两个呢,还都是用来抓中等型号的鱼,再大的鱼地笼不是不能抓,理论上只要把地笼体积扩大,多大的鱼他都跑不了。但是这里就有个材料强度的问题了,我们的网那都是自己编的绳子,泡在水里时间长了,真不一定能跟那些大型海鱼较劲。
想要抓大型海鱼,我倒是知道一种叫做滚钩的东西,不过那就需要钢铁的鱼钩了。现在我们还没发展但冶铁的那一步,所以这个想法只能暂时作罢了。
当然,有了地笼和螃蟹笼子,这就已经足够了。
休息了一晚上之后,我们第二天就开始起航下网了。
这一次只有我和王强上船出海,一来我俩水性都很好,就算出了什么意外,也能游回来。
二来这小木筏载荷有限,之前测试了一下,总共就能装三百公斤的东西。真要上来仨人,那也就不用装别的了。
就这样,我俩带着地笼和刚刚编出来的三个螃蟹笼子,划着小木筏就出海了。
一人一个船桨,左右滑动。这个时候的海浪不是很大,我们划得还算平稳。小木筏渐渐离开了岸边,我们划出了大概三公里的位置,也就是靠近沉船那边。
之前来这里查看的时候,我就注意过这里的鱼群分布情况。
可能是海里的鱼群都是围观党,看到这里多出来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