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考中。梁群英诡秘地一笑又说道:这你就没有算出来吧!这你就不知道了吧!算命先生不屑一顾地说道:愿听其详。梁群英说道:今年的主考大人是我的老岳父,同考大人是我的二舅。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说梁群英不是一个疯子,也是一个傻子,胡说八道。算命先生也笑着挖苦道;你的靠山这样磁石,但愿你这一回科考能名登金榜,一举得中。站在一旁那个三十岁上下,穿长袍戴眼镜人的脸色顿时都被气得变了色。
梁群英知道这位主考就是他在老子庙前骂的哪一位,心里就凉了一半,想到真让那算命先生算准了,今年的童子试是没有指望了。早就听人说过,不论你的文章作的是花团锦簇,只要不中考官之意,也不能得中。不着边际之事把主考说成是自己的老岳父,作践考官,这不是自找霉头?
梁群英知道今年的应试已是无望,眼下就是跪在地上给主考官磕八个响头,主考官也不会原谅的。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讲究不起,也就豁出去了。梁群英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大声道:启禀大人:小生有一联,只是有辱大人之嫌,不知当讲不当讲?主考大人看了看就是在老君庙前辱骂自己的那一位,心里很不高兴。主考官心里想到,在老君庙前你胡诌八大扯,辱骂本大人,可又想到不知不遭罪吗。但是眼前你已经知道我是你的主考大人,想博的我的欢心还来不及,你却又对有辱我的对子,这岂不是自找倒霉么!主考大人仍宽宏大量地耐着性子说道:对对联不必瞻前顾后,有时挤兑到一个死胡洞,略有微词也再所难免,你只讲不妨。梁群英朗声答道:“主考官如坐望乡台”可好?众考生都为梁群英捏了一把汗,有的人也在窃窃偷笑。主考官着实地吃了一惊,怨不得这小孩子那样的自大狂妄,还真是有些本事。待我再考他一考,于是又说道,我再出一上联:“十岁顽童,岂有登科之志?”梁群英立刻又对道:“三年经历,料无报国雄心。”主考官心里想,你这小孩真是了不起,我三年的庶吉士你都知道了,还欺辱我没有报国雄心。主考官又默想着下一联的上联,抬头看见左右两侧门上的门神,神萘,郁垒。灵机一动,又出一副上联:“门上将军,两脚未曾着地。”这一副上联是语带双关,意思是你这个娃娃,刚刚参加童子试,离步入仕途还远着哩!就无拘无束,藐视考官!梁群英随口应对道:“朝中宰相,一手可以托天。”梁群英的下联也略带双管。意思是,“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你甭看我现在年龄小,离踏入仕途还很远,有朝一日,我一品当朝,可以辅助皇上治理天下。这时候主考官心里想到,这孩子果然厉害,不同一般,真是天下奇才,不可小觑,不住地连连点头。又在想着再出一上联,一定要把这小孩子难住不可。想了好大一阵也没有想出来,随朝外望了一眼,看到对面有一座七层宝塔,于是又出一幅上联:“宝塔六七层,四面东南西北,”梁群英转念一想,开口对道:“黄历十二月,一年春夏秋冬。”
主考官的连连紧逼,几回发难都未能难倒这位十几岁的小童生,不能不佩服梁群英有过人的才思敏捷。主考官摸摸地点了点头,心里想到,真可称其小神童,有特禀异质,迥越伦萃,岐嶷兆于襁褓,颖悟发于龆龄,识洞于未萌,智表于先见,心计足以成务。然而,梁群英在对对联时,对考官多有不敬之词,同着这么多的童生虽然没有怎么的为难他,只是面色也很不好看。
放榜后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童子试很快结束了,科考会试中,参试童生们文墨水准良莠不齐,考官在评判试卷时也是煞费苦心,对胸无点墨,一窍不通的文章,也很生气。如对梁心明儿子崂石文章的批语更是让人大笑不止。他不但文章写得不通,字也写得捉劣,根本不能看下去。不知他写的是啥意思.就在卷面上用一首七言绝句中的前两句做了批语。后来石先生把卷子发给了崂石,崂石还意味是夸奖之词,在学馆中炫耀。石先生生气地骂道:混账的东西,你真是一个蠢才,两个黄鹂鸣翠柳,你没有好好想一想,人怎会知道黄鹂的鸣叫是啥意思?考官批语的意思是不知道你写的文章是啥意思。一行白鹭上青天,是你写的文章离题万里。你不知道羞耻,还到处张扬,把崂石羞满面通红。邢山林的考卷还不胜梁崂石做的,考官怎么也看不懂,就在批阅邢山林的卷面时写道:你的文章已经达到了八窍通了七窍。当邢山林接到先生发给他的卷子,看后喜不自禁,也同崂石一样自吹自擂考官给他加的批语,并拿着考卷让众人看。石先生一把夺过邢山林的考卷,训斥道:你这个不开窍的蠢猪,怎么比梁崂石还蠢,你没有好好想一想,那批语的意思。八窍通了七窍,也就是说,还有一窍不通。也就是说你写的文章是一窍不通。你不好好地思过,还到出张扬,真是恬不知耻。
考官在评判梁群英的卷子时几回停笔,文章写得不错。要说梁群英的文章字字珠玑,锦心绣口还谈不上,不用鸡蛋里挑骨头,就能挑出很多毛病。但是就他这个年龄,能做出如此的文章,也很是难得的。为人立身不但有才,还应有德。
对对联我都难不倒他,对算命先生欺骗人手段的剖析,都是他的才。无故辱骂考官,悔辱算命先生都是他的无德。论其才出类拔萃,论其德品质低劣。我文柄在握,想刷掉他梁群英并不难,只是他人才难得。主考官试几试想刷掉梁群英,结果也没有刷掉。
考官在卷面上挥笔批道:“笔端一瞬判云泥”“倾刻悲欢共几家”。本官几次欲除你名,只念你文采出众,应对自如,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也算是“惺惺相惜,文翰投缘,”吧!未考之前,咱们在老君庙前邂逅相遇,我被你辱骂。在对对联时,你对的下联,对我又是大不敬。可是你所对的对联在我看来,文辞,意境,气势,对仗的工整都非常的好。文章也写得起伏跌宕,而且词采瑰丽,不愧为一篇上乘之作。也是我们有文缘。不妨我再奉劝你几句,对你以后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像你这样聪明的神童可以说历代都有,如战国时期的甘罗,十二岁时为秦相吕不韦的宾客;东汉孔文举十岁妙答李元礼;南北朝的元嘉,“可以一心六用”;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口诵经史,目数羊群,兼成四十字诗,足书五言一绝;唐朝的王勃从小就能写诗作赋,六岁就能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骆宾王六岁多写《咏鹅》;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柳永幼年时代就写下了发奋读书的《劝学文》。然而更多的神童如方仲永一样,长大后碌碌无为,平庸一生。他们或英年早逝如流星掠空,或才华消失,如昙花一现或忧愤不得志而事迹寥落。天资聪慧固然重要,后天的勤奋更为重要。也不要只修诗词文章,还要修德。望尔多自珍重。
梁群英读了长长地批语,真是字字千金,敲打在他的心上,觉得这位考官是一位心胸宽广,不记怨仇,怜惜人才的大好人,从此以后不再做些无德之事。
梁群英随着年龄的增长,觉得再干那些事也无聊。可是人家却找上门来,非要他出谋智不可。下边就是一家为赢官司,向他求助的,这梁群英不得不给他出主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