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平端坐良久,也感觉此事难决,只得说:“官员任命、考核、升迁、惩处皆为官府之责,普通百姓很难左右其事。若以百姓之喜好厌恶处置,一则人数众多,意见无法统一;再则官员会时刻顾虑防民之嘴,做事难免畏手畏脚而裹足不前。”
朱铉又说:“我这几日读《淮南子·主术训》,言舜帝时在交通要道立木牌,让百姓在上面写谏言,称为‘谤木’。我们可否也借用此举监督各级官员,做考评之依据。”
陈平大摇其头,连说不可。
“若无实据而仅凭民间流言奖惩官员何其草率。我朝初年曾经实行过类似的制度名曰‘恒表’,现已变成街心路口的路标了。”
陈平见朱铉有些烦躁,又安慰他:“此事难决,在于我等未得其法,万事皆有法可解。没有计划好不要轻易的采取行动,一旦谋划妥当就要坚决的实行,此正所谓‘三思而后行,行则必果’。”
转眼间半年过去了,因风调雨顺夏粮丰收,杨懿甚是高兴,马上着手准备义仓和水利诸事,便派人来招朱铉回去帮忙。
临行前,陈平叮嘱:“你读书已得其法,今后只需勤学习多历练,必能成栋梁之才。然性格要知收敛,避免冲动行事,凡事三思而后行。”
朱铉不觉垂泪:“先生淳淳教导,朱铉谨记在心。”而后作揖道别。
朱铉刚出城门不远,听到后面有人喊他,循声望去,正是陈平追了出来。朱铉忙回马迎上,到得跟前,才看见陈平手中拿着一卷书,便下马去扶陈平。
陈平气喘吁吁,边擦汗边说:“刚才有些话忘记说了,特意来追你。”
朱铉甚为感动:“先生还有什么叮嘱,朱铉在此聆教。”
陈平舒了一口气,方才说道:“你今后读书切忌多而不精,应以研习史册传记为主,诸子百家侧重儒、道、法三家即可。”
朱铉不解:“先生至理名言在下谨记。朱铉有一事不明,我为武将,先生所说为何不包括兵家?”
陈平急言:“我正要说及此事。兵家所著书籍,皆以其所处时势而言,今时不同往日,不可同日而语。再者,所谓兵法都有特殊对象和特定环境,每一战都不尽相同。孙子号称‘兵圣’,他所著之书谁人不读,却再无出过第二个孙武。自古以来各代名将,皆有其独特战法,孙子、吴起、孙膑、白起、韩信、卫青、霍去病都是不世出的名将,但他们的兵法却又互相矛盾。你切不可乱读兵书、形而上学,成赵括‘纸上谈兵’之流。”
陈平一番剖析,朱铉大为赞同,忙说:“朱铉受教了。”陈平点点头,将那卷书递给朱铉。
“此乃我批注的各家兵法精华,收集有历朝历代知名将领、著名战役的事迹,你可藏于身边慢慢精读。目下朝中士、宦两党相煎甚急,各地黄巾随时有可能卷土重来。内忧外困、天下乱象已生,你必有用武之地!”
朱铉听得心内突突直跳好不兴奋,动情之下竟抓住陈平的手,连声询问:“常闻先生以天下为抱负,愿否与我共创大业,拯救黎民苍生?”
陈平一言释之:“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朱铉狂喜:“我若举大事,必来寻先生。先生只说目下我该如何?”
陈平很干脆的回答:“练兵!”(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