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长毕竟是个外行人,说起来只能说说自己看到的表面。白青云则不同,将脚踏板和圆形滚轮的省力原理掰开了揉碎了说给朱县令听。
朱县令开始听的一知半解,后面随着白青云的解说越来越详细,也听的如痴如醉,只想赶紧结束这顿饭去看看那什么打谷机。
至于这顿饭菜的美味,在朱县令面前都黯然失色了起来。
吃完午饭,杨大山一行人便去了老木匠家里将打谷机抬去了晒谷的空地。
空地上这几天都是堆放的各家这几天割的稻子,浓郁的稻草香气扑鼻而来,心情也变得更加美妙。
在两位木匠的协力合作下,打谷机的最后一步便完成了。
白青云像是剪彩一般,直到朱县令踩上踏板,旁边的衙役拿上一捆稻子递给朱县令,滚轮转动的同时,稻谷快速地脱落,掉在地上。
众人这会也没有着急下地,纷纷围在空地上看着转动的飞快的打谷机,纷飞的稻谷依稀印着人们的笑脸。
朱县令毕竟是个官员,体力不似经常下地的农户,打了几捆稻子体力开始下降,只好作罢。
站在原地顺气,随后跟白父说道:“白老弟生了个好女儿啊!有女如此,好啊!好啊!”
对着白青云招了招手,等白青云走进:“青云啊,你这想法甚妙,有了这打谷机,大家农忙的压力也会减少很多,按理说,打谷机应该上报后再进行推广,可农忙在即,早一点推广也能早点收获,现如今边关不稳,军中粮草缺乏,早点收粮也能早点给边关送去!”
白青云连忙说道:“大人高瞻远瞩,我就是出了主意而已,该怎么做,大人拿主意便好!”
朱县令的题外话并不难以理解,受限于信息的传播方式,等上头批下白青云发明的奖金,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可边关等不及,事急从权,只能委屈白青云。
但白青云并不觉得委屈,朱县令不是个贪官,奖金到手是迟早的事情,更何况理由是边关众多将士的生命,受爱国主义的熏陶多年,先有国才有家的道理白青云自是明白,也就没有任何理由能够拒绝了。
朱县令不敢耽搁,带着木匠和图纸就赶紧回县城衙门。村里的木匠也被带去了县城,朱县令想在全县推广打谷机,就需要知道制作的师傅,显然大杨村的木匠作为第一手制作人,不不二人选。
杨木匠原名杨林生,是大杨村土生土长的人,家里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嫁去邻县,离家很远,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有机会回门看看。
杨木匠一直想生个儿子延继相火,但不是生了女儿生病去世,就是生了儿子早夭。一直到小女儿出生,杨木匠年纪也大了,媳妇生了许多胎,身体也大不如前,二人就放弃生儿子的想法。
白青云还依稀记得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