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来未必不是好事,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关键就看你懂不懂得取舍了!”
“请老师赐教!”,此时的岑文本在李恪眼中就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只要有他在,不管是再难的危局,他都能有办法化解,这么多年来无不如此。
呵呵......,对李恪哥俩按了按手后,岑文本又坐了回去,一边整理着衣襟,一边慢条斯理的说道:“眼下除了齐王和未成年的皇子外,你们都是要出京的,这对东宫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对于殿下来说也是同样如此。.......”
听了岑文本的话兄弟二人的眼睛渐渐有了光彩,为什么呢,因为岑文本说的太有道理。不要以为没有诸王皇子的掣肘,东宫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因为看到太子势大,投效他的人毕然会更多,可朝中的官员毕竟是有数的,他收揽的多了,到皇帝手中的就少了,那皇帝会不会不高兴呢?
不,准确的说,是皇帝一定会怀疑太子有不臣之心,他等不及自己龙驭归天的那天,皇帝和太子虽然都是聪明人,他们可以控制摩擦的风险,可天长日久了,谁知道这场大战会如何收场呢?
储君不像是其他皇子,一旦让陛下心存隔阂,那他这辈子也就到头了,一旦多疑的皇帝有了废立之心,以岑文本对皇帝了解,他一定会亲自结果了太子,再摧毁东宫的势力,好给后世之君把路铺好了。
“殿下,只要你此刻放下手中封地,到朝廷里踏踏实实的干些实事,再干出能拿得出手的政绩,那将来也许就还有机会啊!”
看着岑文本笑吟吟的拂着胡子,李恪不由的陷入了沉思之中,其实封地对他来说只是身份的象征而已,他手下还是有些产业的,要不然也养活不了这么多人,说道这点他倒是和那位好大哥学的。
可疑虑还是有的,这也是他这两年辗转反侧中才想明白的,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他绝没有机会问鼎帝位。
于是,李恪非常认真的问自己的老师:“老师,随皇帝开国的功臣都是反隋出身,本王即使努力多年在他们眼中还是杨氏之后。如果让本王入主了东宫,那是说他们当年反隋反错了呢,还是皇帝用人用错了呢?”
哈哈......,“殿下,陛下春秋正盛,再过一、二十年,你说的那些大臣要么已经归西,要么老迈无用,只要殿下能做到.......,再给他们的子孙多多的优待,中在笼络大量的贤才能人.......。”
李恪明白,有些事不去赌是就不会成功,这和他当年出使草原的道理是一样,没有予,那有取呢,下的本越大,那成功后的收益也就越大,不是吗?
想通了这一点后,李恪一口就干了手中的茶,随即红着眼睛对岑文本说:“老师,你替本王拟本子吧,本王赌了,谙弟还是去汉州,一来是留个种子,二来也算是积蓄些实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