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又和房、杜二人互相点了点头,随即就在皇帝的边上坐了下来。声带疑惑的问道:“父皇,发生了什么事,让您和两位相爷的兴致如此之高啊,也让儿臣跟着高兴下呗,说不定待会兴致起来了,还要听听小小曲儿,饮上几杯呢!”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既然皇帝把自己叫来了,那肯定是要和自己分享这个好消息的,趁着皇帝这么高兴的时候,还不卖个乖,那可就太不会来事了。
看到李承乾在卖乖,皇帝的兴致就更高了,什么是识相,高明这就是啊,知道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于是皇帝指了指房玄龄,示意他把手中的本子交给李承乾,随后把鸿胪寺今天发生这场两国大战讲了起来。
说起这个事儿来,那还得感谢崩逝不久的“太武”皇帝李渊,周围的邻国得知大唐正在举行国丧,所以纷纷派使臣前来吊唁。在这些前来吊唁的国家中有两个非常特殊的国家,那就是吐蕃和勃律两国。(7世纪初,为吐蕃击破,才分裂成为大勃律和小勃律两个国家。)
这两个国家常年处于战争的状态,吐蕃国主松赞干布为了加快统一周边的国家,想把迎娶尼婆罗国公主的计谋故技重施,从而达到并吞勃律的目的。
可人家勃律王也真是硬骨头,甭管你的兵锋多么强盛,老子就是不投降,想要娶我闺女,没门,咱就接着打下去吧,打不过你,咱在你身上多咬下几口肉的实力还是有的吧。
于是,豁出命来的勃律王和吐蕃也打了个难解难分,这也是吐蕃为什么坐视大唐二次西征,轻而易举的灭掉吐谷浑的一个主要原因。
战争,说到底就是拼谁的家底多,谁的家底厚,勃律的国土面积不及吐蕃的五分之一,又打了这么多年,积攒的那点家底早就拼光了,所以勃律王决定借道高昌,派遣使者奉公主入朝,请皇帝帮着主持下公道,为他们保存国祚。
而吐蕃听说了勃律遣使入唐后,也派遣一个使团,其目的显而易见,决不能让勃律王的心思的得逞,从而拖住吐蕃雄霸高原的脚步。
这两个使团是前后脚到的长安,也不知道是唐善识有意的,还是两国天生八字不合,竟然把他们安排成了邻居。
开始的时候双方还是冷嘲热讽的,可时间长了两家都搂不住火了,这不,今儿一早就因为谁先出门的问题,双方大打出手,弄出了七死、十三伤。
当然了,这也是看守鸿胪寺校尉故意看热闹的结果,狗咬狗一嘴毛,多死几个蛮子,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呢,多看一会儿好戏,心情愉悦一点,中午兴许还能多吃一碗呢。
出了这么大的事儿,鸿胪寺自然是要禀告中书省的,所以摆在地上的那些箱子就是勃律使团趁着这次单独召见送给皇帝的礼物。
“父皇,您这可是带头儿受贿了,这要是让魏相知道,那可是要找您麻烦的!”
呵呵呵......,“不要紧,那田舍翁要是有意见,就罚他一样样的给朕数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