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明鉴,微臣冤枉,微臣恪守臣道,对大清忠心耿耿,这些年无论是治河还是剿贼,皆志虑忠纯,不遗余力,惊闻西北边境不安,臣如炙烤,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太后垂怜,敢不无言,议政王何出此言?”丁宝桢赶紧矢口否认,也别说是他,谁也带不了这顶帽子。
另外丁宝桢也没有说瞎话,在大清的顶戴花翎之中,此人为官清廉,敢于担当,性格刚直不阿。与其他官员相比,属于上乘。
但是要想当清官,要想出类拔萃标杆立异,必然要付出代价。这代价就是受人排挤,遭受打击,得罪一部分人。
丁宝桢就是如此,他得罪了一大批人,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慈禧太后。这位丁大人不止是在两年前杀了安得海,而且他在山东亲政爱民,大刀阔斧整饬官场,把那些贪腐之辈包括慈禧太后的嫡系,收拾了个遍。
这些年慈禧太后为了加强自己的影响,从辛酉政变之后,她便把东宫太后作为自己的假想敌。她知道两宫不可能这样长久的并立下去,迟早他们姐两个会闹翻的。因此这些年她处心积虑,排斥异己,不但在朝中,而且在地方官员中也在到处安插自己的势力。
地处南直隶家门口的山东大省,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而且这些年,山东是多事之秋。太平军之后,捻军又来了,山东的官员像走马灯一样频繁轮换,慈禧太后当然想把自己的亲信安插进去。但是山东巡抚丁宝桢是东太后慈安派过去的,她动不了,也不敢轻易动。只有在这位丁巡抚下面安插要员,监视丁巡抚,伺机而动。然而这些官员大都是贪官污吏,丁宝桢铁面无私惩办了几个。
这些人有负慈禧太后的重托,没有抓到丁宝桢的把柄,反而被丁宝桢给整趴下了。
大清官场官官相护,自然有走他的后门请客送的说情的,但是这位丁大人全都是油盐不进,被当地百姓称为丁青天。但是官面上很多人恨之入骨,这就叫有哭的有笑的。
因此这么一个不入流的另类的地方大员,自从刚才他一说话,就令很多文武嗤之以鼻。
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睚眦必报的慈禧太后,慈禧太后现在想抓他的小辫子,现在议政王充当了急先锋角色。
“你还敢狡辩?”奕诉三角眼一瞪,“好一副伶牙俐齿,本王来问你,这西北之事岂是你一个小小的山东巡抚可以妄议的?”
奕诉说到这里看,再次看向慈禧太后往上失礼,“朝堂之上,上有太后和皇上,下六部和军机处,丁宝桢一个小小的山东巡抚,竟敢僭越妄言,分别是目无尊上,藐视朝纲,请太后治其不臣之罪。”
此言一出,百官之中一阵骚动。更多的是嬉笑、嘲讽和得意之色。
这种莫须有的罪名安得可太厉害了,比刚才的扰大清更厉害,如果罪名真的成立了,那就是掉脑袋,甚至抄家灭门。
不臣之罪,那还了得?僭越妄言,目无尊上,藐视朝纲,这几句比得了癌症晚期都厉害。
丁宝桢气的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他现在心如明镜,慈禧太后和奕诉这是找借口要整他,站了不正坐了歪,辩解无用。因言获罪,自此大清史册上又多一人。但是自己不后悔,头可断,血可流,志不能失!
载淳一看这是要干什么?打击抱负,排除异己,在朝堂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这样玩,也太明显了。丁大人哪儿错了,这就要治罪?是你慈禧太后让大臣各抒己见的,那就应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无人应答要冷场的情况下是丁大人说了几句忧国忧民之言,这就冲了尔等的肺管子,究其根源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