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对面来的这位少年英雄,原籍京都顺天府大兴县,在安定门外镶黄旗老营房住家,乃是镶黄旗满洲人。自幼父母双亡,跟随叔父婶母度日。他父亲在日,僧做过一任知府,因为官清正,宦囊空虚,又不应酬上司,来了查办事件的软差,没送官礼,便把他参了。他父气死,留下此儿,姓马名玉龙,也曾给他定下亲事,乃关知府之女儿。他父亲死时,他才四岁,多亏叔婶把他抚养大了,挑了一份一两五钱的钱粮;叫他在弓房拉弓,年已十二岁。
这天,他进安定门,走到了地坛墙脚根,见到两个老者。
上首一位,方面长须,身穿蓝绸大褂,足下青缎快靴,面皮微黑,重眉阔目,鼻如梁柱,花白胡须,手中拿着包袱。下首坐着的那位,年有六十多岁,身穿青绸大褂,足下青缎快靴;白面长须。小孩子正往前走,这两个老者把他叫住,说:“小孩站住,你姓甚名谁?在哪里住?我看你很伶俐。”小孩说:“我姓马叫玉龙,在老营房住。今天没上学,我进安定门内买零碎东西。”黑面老者就问:“你闲逛呢!家有什么人?”马玉龙说:“我家有叔父婶母,父母都不在了,我才念了两个月书,我叔父怕花钱,不叫我念了,晚上上弓房。二位老爷子在这闲逛呢?”二位老头说:“我们时常在此闲逛,常见你经过,我们要收你做徒弟,你愿意不愿意?”马玉龙说:“二位老爷子教我什么?”那老者说:“教你练把式。”马玉龙说:“好!
我婶母不叫我念书,叫我赶驴去,我不愿意,又叫我叔父打我。
二位老爷子收我做徒弟,我求之不得。请问高姓大名?我在哪里练?”那白面老者说:“我姓蒋名得芳,绰号人称飞玉虎。”
那一位说:“我姓叶叫得明,人称海底捞月。你愿意就给我们磕头。”马玉龙一听就趴地下磕头,说:“二位师父在上,徒儿行礼。”蒋得芳把他往肋下一夹,进了地坛,到一个清雅之处,教马玉龙练了几路拳脚。马玉龙甚为灵便,一教就会。晚半天打发玉龙回去,说:“你到家不用提起练把式,天天就往这里来,你就说赶驴子去了,每日我给你二百钱。”
马玉龙自此以后,每日跟二位老英雄习练武艺,整整三年,练了长拳短打,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这一天,叶得明赐他一身麒麟宝铠,蒋得芳赐他一口湛卢宝剑,又给他五十两银子作为零用,说:“我二人要上浙江普陀山访友,你我师徒青山不改,细水长流,他年相见,后会有期。”二位老英雄走后,马玉龙把包裹银两和剑匣拿到家中收好,却不敢告诉叔父。叔父说:“你已十五岁了,也应挑份钱粮。”便叫他上弓房,定归日子前去。
一日,他叔父到他屋中找东西,翻出一个包裹,见有一口宝剑,几十两银子。叔父说。“怪不得他时常买东西,我也不知道他是哪里来的钱,原来这孩子做了贼了。我马氏门中,乃是清白人家,除却养马当差,一向是安分度日。”正在说着,马玉龙自外面进来了。他叔父勃然大怒,说:“你这孩子甚不安分,这是哪里来的东西?快些说实话。”马玉龙说:“叔父你不要管我,我并没有做贼,这包袱宝剑是我师父给我的。”
他叔父说:“你趁早出去,我家中不能存你了。从今以后,不许你进我的家,你去自立门户,把我的钱粮也带了去。”马玉龙见叔父往外拉他,自己料想不走也不成了,就说:“叔父不必生气,明天一早我走就是。”他叔父赌气回自己屋中去了。
马玉龙进了屋内闷坐,对着一盏孤灯,自己思想:“我父母双亡,如今叔父往外一撵,又无亲眷骨肉,哪里是我安身之处?世间上的苦人苦不过我。虽有万种伤心,也只是唉声叹气,能对何人可言?”想到这里,写下了四句诗:万种忧愁诉与谁,对人欢喜背人愁;此时莫作寻常看,一句诗成千泪垂。思前想后,不知不觉已到三更之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