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这些贵胄开始询问柴瑞,有什么他们是可以经营的。
衣服,瓷器,木具,锅碗瓢盆,鸡,鸭,猪,羊,狗等等等等,柴瑞都做了安排。那些百姓虽然得到了土地,却不得在家养殖超过四只鸡或者鸭。而且不准养殖猪牛羊之类。
此政策完全是和土地政策绑定在一起。一是可以选择放弃土地所有权,而租用土地,这样则不受农副产品限制令的制约。而另一方面就是接受土地所有权,但是农副产品必须受限。
虽然百姓微微有点微词,但是他们并没有多少余粮可以去养鸡养鸭养猪的。而这个政策对他们的影响还不很大。
当百姓接受了农副产品限制令之后,益州一座大型的养猪场建立起来。这个养猪场是柴瑞和另一个商人合伙开的。有此赚钱的机会,柴瑞怎么能过放过。柴瑞现在不是一个人,而是要担负那么多人。
不久,又有一间大型的养鸡场出现。虽然益州出现很多专门的一类农场。甚至出现了专门制作糕点大型加工场。看来这些人在柴瑞的建议之下,开始走上专业化的道路。
而且柴瑞对于家庭纺织也做了更为严格的限制。一个家庭养蚕不得超过五篮,而且棉花等其他制作布的材料也做了限制。这也是给那些人的回报。既然他们的土地已经让了出来,柴瑞自然不会让他们白白的做出牺牲。
而且柴瑞这样做,就是为了留住这些人。没有了这些富商,偌大的益州城马上就会变得冷冷清清。而且柴瑞现在不仅让他们没走,反而让他们在益州大展拳脚。有了柴瑞的政策上的支持,加上免税。这二十年的时间足够让他们大肆的赚钱。
他们没想到柴瑞这个“打一巴掌,给个枣”的策略更毒。在他们心满意足的赚钱的时候,他们却发现他们的钱财再也无法购买大量的土地。而此时他们的钱会有大部分再次流入市场。扩大经营,开设分店。
而一旦这样,他们的经济利益和柴瑞则紧密相连。谁都没想到原本和柴瑞关系势同水火的那些贵胄,开始慢慢的靠向柴瑞。
他们虽然没有了土地,不少有识之士,已经发现柴瑞的政策对他们的巨大帮助。那些百姓虽然手中握有土地,但是他们却再也不能自给自足。柴瑞强行打破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让百姓的钱开始在社会上流通。
每人六亩土地,平均每户都可以分得四十亩的土地。四十亩不多,但也不少。家里的人手足够耕种。而且四十亩土地所产的粮食等农作物,起码可以卖个几十两左右一年。
这个收入,就已经相当于过去的十倍左右。而且家中的女子,老人也不是一无是处。那些商人开始的纺织厂,染布厂,制衣厂大量的需要女工。而这些女人在家本就练就一手好的女红,现在更可以为家里赚取不少的银两。至于老人,可以去养鸡场之类的地方养鸡,养猪。这些不需要很大的力气。百姓富裕了,则会用多余的钱经常购买肉类以及日用品,同时也会不时的买些新衣服。
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