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圣人以取义望天下,而激其本明之心焉。</p>
盖勇生于义,义正于为。第曰见之而已,吾何望哉?</p>
......</p>
今天下事会多矣,名教亦凛矣。</p>
使是非之所丰,必不与利害相反,则古今安得有忠良;</p>
使好恶之所寄,必不与诽誉相违,则人心安得有廉耻。</p>
一天几篇文章的大练习量终究是有效果的,加之钱老先生的指点,徐言的行文如今十分顺畅。</p>
他越写越顺,只觉有如神助。</p>
气盛故塞乎天地,行乎渊泉,而无不之也。</p>
气纯故达乎百为,贯乎万事,而无不当也。</p>
呜呼,是亦足矣。</p>
写完最后几个字,徐言直感受到一股酣畅淋漓的快感。</p>
与一个月之前相比,他现在行文最大的变化是更加关注文章内部结构的勾连关系,使全文具备了良好的整体性。</p>
通篇读下来,会觉得十分顺畅。</p>
加之他可以模仿钱老先生的文风,文章在雷礼看来绝对是上品。</p>
许是耗费了太多的气力,徐言休息了许久。</p>
再度提笔徐言开始审第二道四书题。</p>
题目是省刑罚薄。</p>
这道题目比起前面一道就要刁钻的多了。</p>
时文偏重于孝悌之言,所以读书人对这方面练习的很多。</p>
而这次雷大宗师反其道而行之,出了一道治国理政的题目。</p>
这道题目一般的读书人拿到会两眼一抹黑。</p>
毕竟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p>
满脑子除了圣人之言便是圣人之言,哪里懂得什么治国理政。</p>
即便是硬着头皮写也多半是空洞无物,不知道在说些什么。</p>
可徐言不一样,他前世研究了那么久的嘉靖朝历史,对于嘉靖官场可谓有一个大而全的认识。</p>
在这种情况下,他即便不拿出看家本事,只需要抖出一部分,就够碾压这些死读书的童生了。</p>
稍加思忖,徐言提笔写道:</p>
仁政必可以胜人,策国先重其本计也。</p>
盖享薄省之休,而服耕耘之勤,夫如是入事出事,民可用矣。</p>
提纲挈领,直抒胸臆,徐言这开篇可谓完美。</p>
他稍顿了顿,继而写道:臣言仁政,请毕其说。其一在刑罚,其一在税敛,其一在耕耘,其一在教训...</p>
徐言越写越酣畅,径直写了几百字。</p>
到了收束的阶段他也不含糊,提笔写道:</p>
夫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老弱无论,于是乎国多壮者矣。壮者不可使暇,暇日多则筋力柔缓,暮气可惧也...</p>
兵法曰父子之兵,忠信之师,是役也,可使制廷以捷秦楚之坚甲利兵矣。</p>
写完这一篇,徐言觉得已经稳了。</p>
他今天的状态很好,文风也拿捏的很到位,接下来只需要走流程把五经题作完便是。</p>
他的本经是诗经,题目是羔裘豹祛。</p>
原文是:</p>
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岂无他人?维子之故。</p>
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岂无他人?维子之好。</p>
这题目意在讽刺那些抛弃故旧的人,徐言稍加思忖便找到了破题点。</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