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日,在明京师南京,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事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天,成千上万的燕兵呼啸着从金川门攻入皇宫应天府,宫中大火冲天,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终(一说被烧死)。燕王朱棣在众多文臣武将的簇拥下,气宇轩昂地步入宫中。史称“金门之变”
“金门之变”后,众多建文朝大臣纷纷向燕王投降,建文帝宠臣、侍讲学士方孝儒却拒不迎降,闭门不出。燕王召他前去,他不理不采;镇抚伍云等一班旧朝大臣将他拖来见朱棣。他身着丧服,当庭号哭不止。朱棣让方的学生廖镛等人劝说他,他对廖镛等人厉声斥道:“小子们跟我数年,难道还不知道道义之是非吗?” 朱棣此时不禁想起当年起兵南下时,谋士姚广孝对他的郑重嘱托:“方孝儒素有学行,城破之日,他必不肯降。这个时候,你一定不要杀他。因为,你杀了方孝儒,天下‘读书种子’就绝灭了。”嗬嗬,这个方孝儒还真有点倔啊!不过现在天下已经到手了,一介腐儒耿点倔点怕什么,对他态度好点还可以落个“明君”的好名声呢!朱棣将方孝儒关进监狱,派人继续劝谕他。
六月十七日燕王举行登基典礼,改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次年改元“永乐”史称明成祖。燕王登基前照例要有人写劝进表,众大臣都说:此事非方孝儒莫属。于是燕王再一次召方出狱。谁知方孝儒仍是当众号哭,声震殿廷。燕王一时颇受感动,从殿上走下来,以手抚其背道:“先生无自苦,予欲效法周公辅成王耳。”方反问:“成王安在?”燕王说:“彼自焚死。”方又问:“何不立成王之子?”燕王道:“国赖长君。”方逼问:“何不立成王之弟?”燕王道:“此朕家事!”一边说,一边示意左右,将笔札等塞给方孝儒,并说:“诏天下,非先生不可!”方接笔在手,疾书“燕贼篡位”四字,掷笔于地,且哭且骂:“死即死耳,诏不可草!”燕王终于按捺不住自己怒火,威胁道:“即死,汝不顾九族乎?” 方孝儒以更大声音答道:“便十族奈我何?!”燕王大怒,厉声道:“汝焉能遽死。当灭十族!”
“诛九族”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刑罚。据称“诛九族”是指除罪犯本人外,在直系方面,上下各杀四代,就是从罪犯的高祖、曾祖、祖父、父亲,直杀到罪犯的儿子、孙子、曾孙、玄孙。这已经是残暴之至了,方孝儒却说杀十他族也不在乎!盛怒的明成祖果真就来了个“诛十族”把方的朋党学生也算做一族。派人大肆搜捕其“十族”人员,逮解至京。每抓住一个就押给方孝儒看一下。方仍不为所动。六月二十五日,明成祖下令在午门内诛方孝儒及其十族,46岁的方孝儒被磔(把肢体分裂)死。方的妻子郑氏,儿子中宪、中愈在差官到来之前就上吊自杀了。方的两个女儿被逮系至京时,联袂投秦淮河而死。受此案株连的人很多,最后统计,被磔杀于市的即达873人,戍荒充军者更不可胜数。
我国封建社会里,几乎每一次王朝更迭都要死人。但因新皇登基而“诛十族”者,在几千年封建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
为何酿成了这样亘古未有的惨案?此事说来话长。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按理,此时应立太子朱标为皇帝,但太子朱标早在洪武二十五年九月病故。所以众臣就按朱元璋遗愿,立21岁的皇太孙朱允炆为帝,是为建文帝。建文帝生性懦弱,缺乏治国治军本领。为取得智力上的支持,他登基不久即拜方孝儒为师。
方孝儒(1357--1402),字希直,号逊志,明初台州宁海人。又被人称为“方正学”幼聪慧,6岁能诗,13岁时能写一手好文章,文风颇类韩愈“乡人呼为‘小韩子’”方孝儒的父亲方克勤,是当时颇有名望的理学家,曾官至济宁知府。孝儒20岁时,拜当时文坛领袖宋濂为师。在父、师影响下,孝儒对宋儒理学评价很高,将其看成是封建社会的强心剂,处处推崇宋儒理学“世咸以为程、朱复出”朱元璋在世之时,曾两次召见了他,对其才学也很欣赏;但也明确指出:“今非用孝儒时。”朱元璋病逝后,方孝儒的命运才发生了根本转折。他从陕西汉中府学教授任上来到建文帝身边。先任翰林博士,旋升侍讲学士。次年,值文渊阁。建文帝对其十分倚重“每有疑即召孝儒释之。临时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儒就屏风前批答。”君臣契合,方孝儒极为兴奋。正当他全力辅佐建文帝,决心建立一番功业的时候,明王朝祸起萧墙“靖难之役”爆发了。
原来,朱元璋在世时,为防止将来朝臣篡权,曾大封藩王,各藩王均领有护卫甲士。边塞诸王还统领重兵。这些藩王的存在,大大削弱了中央政权。建文帝即位后,采纳了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的建议,全力推行削藩政策“未及期年,削夺五王”但这一政策遭到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