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和收藏涨的都慢,看得我心急如焚,大家多支持呀。
无论是成衣铺还是澡堂子,都把车把式当成了李文骏的跟班,没人怀疑李文骏背着的包袱,更没有人出手抢夺李文骏的东西。
等到洗完澡,李文骏换上了刚买的新衣服,顿时他就变了模样,不能说是翩翩的公子哥吧,但是别人看到他的时候,不会把他当成穷小子,只会认为他的家境是比较殷实的,至少也比一般人稍强一点。
人靠衣服马靠鞍,狗配铃铛跑得欢。李文骏原来给他父亲打下手,早就知道人都是有势利眼的,穿的好一点,不但可以比较容易得到别人的尊敬,做事的时候,也可以相对地少一些麻烦。
李文骏不但按照约定付给了车把式车资,还额外多给了他十个铜钱,车把式这会儿也把李文骏当成投亲的贵公子了,接过铜钱后,千恩万谢地走了。
李文骏先找了一家酒馆,要了几个菜后,便开始向店小二打听,三山县的治安情况以及风土人情,据店小二说这里的治安一直不错,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发生凶杀案了。
随后,李文骏又向店小二打听那里有房子长期出租,这里谁的书教的好。店小二都一一地向李文骏做了解答。
等到店小二回答完他的问题后,李文骏给了他十个铜钱做为赏钱,店小二也是一番千恩万谢。
从酒馆出来,李文骏直奔店小二给他说的几个房子长期出租的地方,他准备现场查看一下,选择一个合心意的,租赁下来,之所以只租不卖,是因为他并不打算长期留在三山县的县城,也是为了财不露白,免得有人把歪主意打到他的头上。
来回转了一圈,李文骏选中了一个院子,这个院子不是很大,有五间平房,院子里面有两颗枣树,两颗枝繁叶茂的槐树。环境很幽静,最主要的是院子后面,就是一个面积不小的池塘,一旦有事,翻过墙头,就能够跳到池塘里藏起来,这等于多了一条逃生的路。
李文骏看到这个院子,就喜欢上了这里,毫不犹豫地租了下来。他装模作样地跟院子的主人讨价还价一番后,以每个月三钱银子的价钱,把这里租了下来,租期为期一年,先付三个月的租金。
李文骏就此在三山县县城住了下来。
他急于修炼仙家手段,第二天,就开始满县城地寻找名师,但是这些名师可不是那么好拜见的。这里是县城,稍微有名望的书生都在准备科考,没功名的想考秀才,有功名的想考举人,进士,根本没有心情见李文骏,尤其是李文骏还不认几个字。
那些没有名望的书生,李文骏又担心他们的学问不够,跟着他们学,未必能够很好地解读那两本书上的字句,以至于一连数日,他都没有能够找到一个老师。
这几日,经过李文骏的一番打听,他也不是一点收获都没有,他有了一个明确的拜师目标。
三山县别看是个小地方,却有一位大人物。
此人名叫周维,四十余岁,三十余岁的时候,进京赶考,高中二榜头名,投身官场后,曾经官至一府同知,后来,不知为何,大病了一场,向朝廷上书致仕。
返乡之后,周维散尽家财,开了一家书院,靠教书育人为生,造福桑梓。他的学生中,已经出过好几位举人了,在三山县的百姓中,一向富有声誉,在读书人心目中,更是奉为偶像。
据打听来的消息,就连县太爷都经常上门问计于周维,向周维请教施政良策。
不过最让李文骏心动的是据说周维私下里最好的不是谈古论今,也不是谈论圣贤文章,而是谈玄说道,最爱去的地方也是一些寺庙、道观之类的地方。
李文骏不敢肯定和尚、道士一定会和仙家手段扯上关系,但是他迄今为止遇到的唯一一个会仙家手段的老道就是做道士打扮。这让他更加倾向于选择拜周维为老师,学习断文识字,或许周维可以从佛道两家的角度,跟他更深入地阐明一个字,一句话背后的深意,这对他以后能够更好地理解老道遗留下来的那两本书的含义,是有极大好处的。
周维开设的书院名曰三山书院,收录学生五十余人,不但网络了三山县最优秀的读书人,就连邻县也有十几个在本地很优秀的读书人,专门跑到三山书院求学。
李文骏在详细地打听了周维的情况之后,就专门跑到三山书院踩点,看看怎么样才能够见到周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