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也是一种平衡。
不管南方,还是北方,国家都要照顾到。可是,我曾经听刘老说,国朝科举现在北方士子被录取的数量,正在逐年减少。
不是那些主考官为难北方士子,而是北方士子和南方士子比起来,确实有些差距。
所以,要想解决这件事只要将科举分榜,分成南北榜,按照那北方人口的数量确定录取人数。
这样一来即便是北方士子稍微有些不足之处,也能保证有一定的比例被朝廷录取。”
“好啊!”朱元璋一派大腿说道,他就知道,宁羽从来都不会让他失望。
朱元璋为这件事也是发愁的很,他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每次科举的时候,大量的南方士子中榜,北方士子越来越少。
就想宁羽说的那样,朱元璋一直在相办法,宁羽今天在驿馆说的那些,也是朱元璋担心的地方。
作为整个大明的皇帝,他自然要照顾到绝大多数人,可是科举这东西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实力,这个很难做到绝对公平。
你照顾了那些读书较差的地方,就等同于剥夺了读书好的地方士子的空间,毕竟朝廷每年录取的名额只有那么多。
可是如果你不照顾北方士子,如同宁羽所言,北方士子就会越来越少,最后甚至会被南方士子彻底碾压,这对于统治来说十分不利。
“接下来呢?”朱元璋追问道。
“接下来当然就是加大投入,其实朝廷兴办一些书院,提供政策,让北方更多人读书识字。
然后将这个政策推广到全国各个布政使司,这样不仅能照顾到北方诸地,就连云贵湖广也能得到好处,如此一来全国上下都能感受到朝廷的恩泽。
即便是江浙有些微词,也不会太过激烈,毕竟江浙这次面对的已经不仅仅是北方了,他们要面对的是整个天下。”
“好!”朱元璋大声赞叹道。
徐妙锦也是激动地看着宁羽。
只有孔公鉴和嫣然,虽然知道宁羽说的不错,但是却没有想朱元璋和徐妙锦那样激动。
朱元璋自然激动,宁羽这个推广到各布政使司的办法,简直就是汉代‘推恩令’的翻版!
这一招简直太妙了,只要按照每个省、每个府的人口数量,将朝廷取士的比例分发下去,即便是那些读书强省,也要考虑一下。
毕竟不是每个省都能做到平衡发展,如此一来,大家都能得到好处,当然对那些读书强省虽然委屈一些,但他们也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了。
而且这样一来,各省对文事也会逐渐重视起来,毕竟大家读的书都一样,只是一些理解上有不同。
只要按照这个办法推行下去,不但北方地区的各省不会有意见,全国大部分省都会支持这个政策,阻力就会小很多。
朱元璋看着宁羽,不知道他这个脑袋是怎么长得,竟然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来。
这也让朱元璋更加坚定了立储的决心!
“都说完?!”
“当然不是,这样只能保证大部分士子都有相等的机会,但是朝廷需要的是顶级人才,还是需要从这些人中进行二次甚至三次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