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浙江省作协和温岭市委宣传部合作的一个活动。我和邹园被派往温岭市的新河镇。新河镇位于温岭市东北部,从市中心到新河仅15公里。汽车载着我们吭哧吭哧了半个小时,就来到目的地。
正是三伏天气,自然酷暑难当。汽车的空调不好,发动机简直就是烤箱,坐在副驾驶位置的我觉得双脚都快要被烤成熟红薯了。就是这样,我心里却挺快活,挺有优越感的。因为我们毕竟有车子坐,想想从前那些来新河的水利工作者们,他们肯定是扛着背包“走路日当午,汗滴路上土”想想北宋的罗适和南宋的朱熹,官当得这么大了,肯定也没坐过跑得这么快的四个轱辘;相比之下,我们实在是太舒服太幸福了。
在新河镇前镇长老王和宣传委员小鲍的陪同下,我们来到金清港边。港,我以前的理解是港汊,是那些和江河湖泊相通的小河,或者是入海河流的下游部分,再就是停泊船只的港口了。可温岭人奇怪,他们指的“金清港”却是这条名叫“金清”的大河。台州人“江”“港”谐音,或许当初就叫金清江,以讹传讹就写作金清港了?
我们漫步在金清港的河岸上。见水面辽阔,碧波荡漾。向北远眺,披云山郁郁葱葱,隐约可见重新建造的烽火台——当年抗倭烽火台早已塌坍,现在的是建造在当年遗址上的。
近处,有榕树华盖,香樟亭亭,给人打造出一片绿荫,缓缓走去,见绿杨依依,垂柳随风;三三两两的浮莲,随着河水活泼泼地漂流;虽是炎炎夏日,却让人顿觉神清气爽,心闲气定。
我说,水流挺快。老王说,这算什么?雨后那水势才叫厉害呢。
大家都知道,台州多高山。十来年前,隧道没有完全打通,外地人来台州,要绕过多少个险象环生的悬崖峭壁,要穿过多少条湍急奔涌的山溪河流?若遇到大雨天,山洪暴发,河水猛涨,裹挟着沙石和连根拔起树木、杂草,咆哮而下,势不可挡。如果不能及时排涝泄洪,那下游的黄岩、温岭可就惨了。
我们看了现在的温岭地图,金清港的支流极多,它们纵横交错,经经纬纬,织成了一张巨大而丰沛水网,滋养着整个温黄平原。这就是历朝历代的治水者的功绩。温黄平原素来以产稻谷著称,所以台州有句老话:温黄熟,六县足,——那时候的温岭(太平)还归属黄岩县。
可是在北宋时期,温岭却是一片低洼之地。因为地势卑湿,常常患水旱之灾。“温岭地最洼下,昔人谓为釜底。”温岭的一个大镇,至今还叫做“泽国”当年的积水状况略见一斑。这样的农田,养荷花栽茭白还差不多,种粮食,十年九荒了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我们已故的毛泽东主席也说过: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中国历代的清官好官,都以兴修水利为己任。如果说大禹治水多少掺进了一些神话色彩,那么战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都江堰工程,还坚如磐石地守护在岷江的激流之中,一任后来瞻仰和感叹。
提起台州的兴修水利,百姓们忘不了一个人——罗适。罗适何许人也?他是我们台州老乡,九百多年前的老祖宗了。
罗适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治水专家,诗人、思想家。他生于1029年,卒于1101年,字正之,号赤诚,台州三门海游马家山人。罗适小时候的学习才叫认真刻苦,买不起书,典当了自己的冬衣去购书;没有灯油和蜡烛,他取出柴火中的松明燃起来夜读。功夫不负苦心人,治平二年,他高中进士。随后,他任过安徽桐城尉,山东泗水令、济阴令、河南开封令及两浙路、京西北路提点刑狱、著作佐郎、朝散大夫等职,勋至上护军,服五品。他为官清廉,刚直不阿,又不信鬼巫,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过实事,颇受人们爱戴。73岁逝世之后,乡亲们把他的遗体迎归故里,葬庴在马家山上。清光绪七年(1882年),罗适的墓志铭在马家山出土,乡民热心地为其重修墓莹,墓旁立“北宋名臣”“缑城学祖”两碑,此墓现为三门县保护文物。
罗适的治水功绩,南宋名臣王居安(今温岭大溪镇人)在黄岩浚河记中有所记载:“宋时黄岩(含今温岭)田可百万亩,而水乡之田实居大半。言水利者,有浚河、置闸二事而已,而二事又复不审不密。昔之为河者,虑未及闸也,是之谓不审;其为闸者,虑未及河也,是之谓不密。元祐以前,初未有闸,大率为埭以堰水,颇为高田之利,而下田病之。水潦大至,下乡之民十百为群,挟挺持刃以破埭,遂有斗争格杀之事。于是乡先生罗公适提刑本路,始议建闸,酌高下以谨启闭,解仇怨以全乡井,意则美矣。
这段话反映了这么个史实: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罗适任两浙提点刑狱,巡行浙东,到了黄岩,罗适不怕辛苦,踏勘了90多条河流港汊,这些河流虽有一些拦水的堤堰,却没有一个水闸。上游的人筑了堤坝,把水给拦走了,下游的人就倒霉了,他们哪肯就此罢休,于是召集人马,拿刀弄棍,打将上去,目的是掘堤放水,对方也不甘示弱,双方常常打得头破血流,严重时还闹出人命。
这样的堤坝,遇山洪暴发,很容易被冲毁,既保不住水,还给下游带来洪涝之灾。
罗适还查明,沿海三分之二面积的土地,因受海潮侵入,都成了盐碱地了。70余万农田旱来旱死,涝来涝死,咸了咸死。农民有种无收,真所谓“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了。
罗适以渊博的治水知识和丰富的治水经验,全盘安排水利计划,他要将位于河流要害处的大堤,改建成水闸。所谓水闸,就是在河道的关键处装一扇能升降的闸门,将闸门开启,流水可自由流通,将闸门关闭,就截断了水源。这样就实现了蓄水保水、匀衡水源、防涝排洪的作用。
罗适不辞辛苦,亲自率领工程技术人员和民工们,日以继夜地赶造水闸。当年就建设了永丰、黄岩、周洋三闸,当年就投入使用。有闸没闸就是不一样,水听人管了,人畜有水喝有水用了,上下游的百姓也不用打架了。庄稼待候舒服了,就努力地给百姓多长些谷子“连岁之间,民喜其利”尝到了甜头,官民修建水闸的劲头培增。附近临县的人都来取经,处处学习造闸,从此浙东地区的水闸星罗棋布,遍地开花。水利事业的迅速发展,给农民带来温饱和富庶。
可是,不是每一个官员都能像罗适这样关心百姓疾苦的。在以后的百年里,朝廷腐败,金兵南侵,山河破碎,黎民倒悬。皇帝抱头鼠窜到南京(商丘)去了,再后来在杭州建立了苟且偷安的小朝廷;大臣们也自顾不暇,卷了金银细软,带了大小老婆各奔东西。台州的水利就没人管了,渐渐的,河道雍塞,水闸毁坏,农民们又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另一位对台州水利做出重大贡献的官员是朱熹。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别号考亭、紫阳。徽州婆源(今属江西)人,曾在福建崇安紫阳书院担任主讲,晚年徙居建阳考亭。\
朱熹是程颢、程颢的四传弟子,为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朱熹博学多才,对经、史、天文、地理、音乐乐律和自然科学都有研究,他一生著作非常多,光是收进四库全书的就有四十部,真可谓是学富五车,著作等身。他集理学之大成,主张道德修养以居敬为主。居敬,是指确定和持守一种状态,也是修心养性的一种功夫,就是正心、诚意、存养收敛的功夫。他认为“天分”既“天理”三纲五常是永恒不变的“天理”君臣有君臣之礼,父子有父子之礼;父安父之分,子安子之分,君安君之分,臣安臣之分。他极力宣扬“存天理,灭人欲”对一切不利于封建统治的思想和行为,都应该扼杀和扑灭。
年轻时我乍一听这“灭人欲”吓了一跳,可能有人会和我一样想:“灭人欲”是把人的欲望都灭掉,太霸道太残酷了吧?所以骂的人很多。细看原话,却是这样的:“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这理论,无非是让人节俭一些,收敛一些,不要太放荡,太穷奢极侈而已。这理论,用今天的廉政角度、道德角度和养生的角度去看,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而在当时哀鸿遍野路有饿殍的情况下,更是必要的。可宋朝的王孙公子、达官贵人们享受惯了,他们役奴仆、厌膏梁,酒池肉林、倚香偎翠大红灯笼高高挂惯了,对朱夫子的这个观点嗤之以鼻。
被后人骂得最厉害的,是“三纲五常”三纲五常其实是孔子的东西,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这些理论为统治阶级所利用,渐渐地演变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尤其是对妇女的迫害,更为残酷,一个““三从四德”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随子;把女人打入了十八层地狱。所以到了五四时期,封建礼教被鲁迅等有识之士控诉为“吃人”遭到了严厉的批判,要把它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朱熹生活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很尖锐的年代。靖康二年(1127年),金灭北宋,康王赵构即位,重建宋朝,是为南宋。至建炎三年,赵构迫于金军攻势,谋偏安江南。在南下的路上,金军穷追不舍,宋部队溃不成军,他们打不过外国侵略者,欺负老百姓倒很在行,散兵游勇们沿途见什么抢什么,害得百姓叫苦连天。
统治者苟且偷安,为了向金人奉上大量的金银财帛,就更加横征暴敛,搜刮人民财产。江南民众活不下去,纷纷揭竿而起,他们破州县、焚官府、杀贪官;号召等贵贱、均贫富。南宋朝廷一边又要对付国内的农民暴动,调遣大量兵力镇压农民起义,一边屈辱求和,闹得全国上下民怨沸腾,皇帝的宝座也摇摇欲坠了。
在这种内焦外患,国力不支的情况下,朱熹的理论,无疑都是为国家社稷着想,为封建王朝的巩固和不衰而努力。所以被当时的统治者推崇为一种“思想”
朱熹为人刚正不阿,敢于冲击至高无上的皇权。南康三年,朱熹向孝宗进言说:“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这不是责怪皇帝心术不正、纪纲不立吗?“文死谏,武死战”朱熹真是拼着一死的勇气说出这话的。孝宗果然气得七窍生烟,若不是大臣赵雄在一旁拦着,朱熹的脑袋可能就搬家了。
这样的人,肥缺、美差自然是轮不着的,能到最贫穷最落后的地方谋个一官半职,就算不错了。
淳熙五年(1178)八月,朱熹知南康军。他看到当地百姓赤贫的状况,非常痛心。他一边积极发展农业,救灾扶贫,一边多次上书皇帝,要求轻徭薄税,让农民有个喘息的机会。他还发布劝农文,要农民不要怠惰,勤劳耕种,他还出台一些政策,让政府给农民贷粮,以利发展生产。在此同时,朱熹还积极办学,亲自讲课,希望能提高人民素质。他还施行一些法治,维护那个动荡的社会。
朱熹的工作实在是太出色了,所以在知南康军任满之后,宰相王淮推荐他为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负责管理常平仓、茶盐等方面的事务。
淳熙八年(1181),浙东风不调雨不顺,饥荒像一个幽灵在台州的上空盘桓,百姓们饥肠辘辘,忧心忡忡。腿脚灵便的外出逃荒,年老体弱的坐以待毙,更有倔强厉害的落草为寇。真是盗贼蜂起,民不聊生。在这危难之际,朱熹被派往台州赈灾来了。
农历十二月初六,朔风怒号,白雪纷飞,年过半百的朱熹踏上了到台州的旅程。从临安(杭州)到台州,山峻壑险,道路崎岖。南方没有车马,山里行不了舟楫。更兼年关逼近,绿寇活动猖獗。在那些个寒冷而危险的冬日,朱熹一行日夜兼程,朝着穷山恶水的台州而来了。
进入台州境内,但见百姓衣衫褴缕,满脸菜色,有的更是奄奄一息了。
当时临安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而台州的官员也不甘落后,太守唐仲友(字与正)天天灯红酒绿,聚众豪饮,高级歌妓们则在一旁莺啼燕啭,轻歌曼舞。
朱熹拍案而起。他拒绝了地方官员的接风洗尘,直接取道黄岩温岭。一路行来,一路了解灾情。
台州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夏秋两季,台风一个个接踵而来,揭瓦掀房,倾屋塌墙,更兼洪水上屋,道路行船。还有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等,百姓死伤不计其数。又遇上八月十五的大潮汛,海水倒灌,农田吃了咸水,水稻倒伏腐烂,颗粒无收。
朱熹一边召集有关人员,分析灾情,一边四处奔走,实地踏勘水利情形。他们查看了一个个旧闸,但见闸板朽烂,闸桥断裂,腐水浊泥堆积数里之遥。
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他向朝廷打了报告,阐明温黄平原是浙东的粮仓,说温黄熟不但台州足,还有余粮可以支援新昌、嵊县等地。但因为水利年久失修,多有废坏,河闸已淤塞不能用。又因为地方财政困乏,无力检修。要求朝迁调拨兴修水利资金2万贯。
朱熹慧眼识珠,推荐了温岭的宣教郎林鼐和承节郎蔡镐主持修闸。说“林鼐曾任明州定海县丞,敦笃晓练,为众所称;蔡镐曾任武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