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节到了,叶伯煊很忙,忙到连夜赶回一四二团后,人就开始连轴转。
临走前一天在车里,夏天告知他要请假在医院陪老人,所以叶伯煊更是没啥负担地、跟战士们风餐露宿加紧训练。
野战团向来就是哪里艰苦,就往哪里扎,训练不分昼夜。
夏家那面的情况,叶伯煊认为夏天归来接过了接力棒,他无须担心。
该安排的都安排完,如果夏天不能应承下这点儿在他眼中不算难事的事儿,在他看来,那就不是啥合格的军嫂。
他俩这情况,已经不错不错的了。看看其他人,家在外地,军人家属在家既当爹又当娘、伺候老人,又得下地干活的,夏天找了他,他自认为,那都要幸福死了。他从确定认准就是夏天那天起,他都要把她泡蜜罐里了……
建军节期间,叶伯煊他父亲叶志清更忙碌。每逢过年过节,各位首长都要四处走访慰问。每天有开不完的会,看不完的演出,听不完的报告……
这天,叶志清刚从外地回来,坐那算是歇口气喝口茶,接过警卫员递过的最新一期军报翻看时,赫然入目的头版头条,就是夏天写的宣传边防团山顶连的报道。
叶志清认真翻看着,似感同身受般联想到在山顶连战士们的辛苦与豪情。就如同国内形势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改善战士的生活训练环境,也不是短时间上能够完成的。
报道侧面描写了几个边防小战士的日常生活,摆着例子跟大家阐述着边防战士的辛苦。故事虽然浅显,却深入人心、引人深思。
叶志清虽然早年征伐战场气吞万里如虎,可他的的确确称得上是野战军中的儒将。特别喜爱诗词歌赋。欣赏有才华的年轻人。也陆续提拔过几个真正的大才子。他身边现在就有一名当年毫不知名的小兵,已经升职为了参谋。
叶志清看完报道后,盯着署名“夏天”两个字深思几秒,拿起电话让机要秘书调出了夏天的履历档案……
夏天从范葭主任批准的三天假期过后,就完全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她和曾经带过她的王丽娟前辈,也在建军节期间下基层采访,走进普通的士兵中去。跟他们共享属于军人的佳节。属于军人的欢乐。当然,还有想家的心酸。
她能够完全投入到工作中,也是因为她奶奶在一天天的好转。全家都有了笑模样。感觉希望就像在眼前。
对于她家来讲,如流水般的钱花出去了,如果没有成效,夏天估计她爹和她小姑都得跟着一起倒下。心理压力实在太大。
她姑姑每天都拿着纸笔计算钱。夏天每每看到那一幕,都对自己家目前的经济情况感到无助也无奈。
没办法。大环境就是如此,其实家家情况都差不多。想想后世的生活,不也是这个样子嘛,没钱的如果生病。死、死不起,活,没有钱救治。
她爷爷夏木头最近总唠叨:“攒、攒、攒。一场大风撸了杆儿。”
夏天还得兼任夏家这几位的心理疏导师,因为连她哥夏秋嘴角都起了大火泡。夏天真怕大家伙想不开。还好。奶奶在一天天好转,全家人都觉得,这就值了。
目前老太太的病情已经逐步稳定,简单的话语已经能连贯说出,嘴巴也不歪斜,只有一侧胳膊和腿,行动不似之前那般灵活。
夏爱琴这个亲闺女始终没回家。就跟苏美丽一起给老太太每天按照饭点儿那么三顿地按摩、擦身。喂药喂饭细心伺候照顾。
赵铁柱给夏爱国汇来一百块钱后,夏爱琴更是塌下心来地照顾。夏爱国也没有提前打发夏秋回家。
夏爱国跟夏天说了,让她告诉叶伯煊一声,留下她哥,就是为了回去坐火车方便跟他合力照顾他奶奶的。可千千万万别再找车。那样太麻烦。来时情况特殊,折腾也就折腾了。回去人都没事了,没那个必要。
宋雅萍虽然不会每天都必到查看老太太的情况,但也会嘱咐老太太的主治医师们多多给予照顾,多向家属解释清楚,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怕大家听不懂。
而这些照顾,夏天并不清楚。夏天对宋雅萍那天的态度和话语,有点儿耿耿于怀。这人啊,心眼儿就是长歪的。谁都不能避免。
这要换做苏美丽揍她一顿,估计她哭过一顿,没用几天就能忘了她娘是因为啥揍的她、骂的她。
可宋雅萍,未来的婆婆,那天的态度上,就能让夏天记一辈子。翻来覆去地跟那儿寻思,你为毛啊?到底是为毛那么高高在上,我送苹果送出错啦!
再过几天,夏家人就要返回梨树村了。夏天在那三天休假里,是日日泡在医院里,天天守着她奶奶。跟个小话痨似的给她奶奶讲这次出去采访的事儿,外加掺杂一些关于后世外面的世界能啥样,劝说您老得身体健健康康的。
老太太也不是闷性子,钱都花了,她上火。可不能白花啊,特别配合医生治疗。能第一句说出连贯的话就是跟夏老头告状:“咱大孙子真跟李老蔫儿那媳妇扯里根愣啦?”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