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老实说,这封号简直是太具有讽刺意义了,徒明昭谋逆自尽,哪里忠,哪里义了?礼部那边的人不是没发出异议,结果圣人凉飕飕一句:“我追封我儿子,用个好一点的封号都不成了吗?”结果这事也就这么定了下来。
徒明昭算是有了个好结果,虽说那位义忠郡王只怕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难见自由,但是好歹保住了性命,也没有被废为庶人,还得了个正常皇孙能有的郡王爵位,总算没什么问题了。
但是,其他几个跟着谋逆的,就没这等好事了。
光说皇子,圣人感念徒明昭,想着徒明昭在遗书上说自个做太子的时候,被诸多兄弟百般针对云云,自然也就迁怒到了其他几个儿子身上。徒明昌也是自尽的,结果这位死了也没好结果,直接就被贬为了庶人,不得葬于皇陵,徒明昌这一支直接被除籍,以后连宗室都不能算了,而徒明旭同样如此,一家子被除籍,沦为庶人,两家一起被押往皇陵守灵。
最后“弃暗投明”,还抓了徒明旭做投名状的徒明昕也没能得个好字,直接就被斥责说毫无手足之情,不孝不义,命其闭门读书。徒明昕原本被封了瑞亲王,结果这回亲王的位置也保不住了,直接连降二级,连郡王都没有混上,就成了个国公,连个封号都没有。
几个皇子起码没有性命之忧,跟着他们谋逆的一帮人显然没有这等好事,这等大罪,本就罪在不赦,还得株连九族。先是跟着太子的一帮人,首先是遭了秧。
承恩公一家子也牵扯到了这事里头,结果三司一审,发现承恩公府居然支持的不是太子,而是大皇子徒明昌,一群人顿时傻了眼。
徒明昌是圣人的长子,他生母早逝,后来被追封了平妃,有一段时间是养在元后身边,后来也在继后那里抚养过一段时间,看着跟承恩公府不如太子亲近,实际上却一直有着很深的联系。
最重要的是,这里头有皇后的意思,如今的皇后是继后,她却一直无子,偏生太子养在圣人身边,跟继后也不亲近。这也就算了,结果继后不知道从哪儿知道,当初自个那位好姐姐在让自个进宫之前,直接命人给她下了绝育药,以至于继后一直无子。因此,继后对元后还有太子其实心中是深恨的。
徒明昌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知道了这事,直接就跟皇后达成了协议,徒明昌母家不显,甚至就没几个能撑得起场子的人,一直都是混吃等死的料,他本来也在皇后身边养过几日,跟皇后也有些感情,皇后恨极了元后徒明昭母子,直接就一拍即合。
承恩公府那边,按理说都是自家女儿,手心手背都是肉,徒明昌跟皇后再亲近,宋家也不是他的外家,但是问题是,太子跟承恩公府其实也不是那么亲近,甚至承恩公府的世子当初曾经给太子背了黑锅,很是倒霉了一阵时间,元后早逝,继后跟徒明昭并不亲近,徒明昭跟承恩公府自然也没有太深的感情,对于承恩公府,徒明昭也不是很信任,宋家在徒明昭那里就没得过什么好处。
两边这么一比较,徒明昌那边又是诚意满满,徒明昌的王妃一直缠/绵病榻,徒明昌许诺只要自个大事得成,皇后一定是出自宋家,有许诺宋家可以进入朝堂,出将入相,宋家那边自然也就动心了。作为后族,宋家实在是受够了,明明一家子都有本事,看宋嘉平作为嫡幼子,按理千娇万宠//长大的,也养得文武双全就知道了。结果圣人一直压着他们,爵位不吝啬给,但是实权想也别想。徒明昌给足了面子,宋家那边一商量,就彻底倒向了徒明昌,然后那次刺杀,宋嘉平顺手就给太子扣了一顶黑锅。
知道了这事之后,圣人简直快要气爆了,对徒明昭更加愧疚感念,直接将徒明昭的次子也封了个郡王,然后直接迁怒了宋家还有继后。
继后早在知道宋家被拿下的时候,就知道不妙,原本心中还有些侥幸,但是,宋家招出了这样的事情,显然是不能幸免,继后也是干脆之人,直接了当将凤印中宫笺表什么的放到了匣子里面,往正殿一放,自个梳洗了一番,穿着皇后的全套朝服,等到圣人过来,想要兴师问罪,很是平静地说道:“姐姐夺了我有孩子的希望,那么我也毁了她的孩子,一报还一报,公平合理!”一句话说完,皇后便断了气。
继后这么一来,圣人一肚子的怒火无处发泄,最终,原本在京中很是体面的承恩公府直接烟消云散,男丁成年的全部处斩,剩下的尽数流放,女眷直接打入教坊司为奴,京中一时震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