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了,正好你大嫂蒸了榆钱窝窝头,咱们今晚吃它了。”姚奶奶盘膝坐在炕上看着孩子们道。
“吃榆钱啊!正是鲜嫩的时候。”姚清远笑逗妮儿道,“妮儿中午吃的什么啊!”
“鸡,泥鳅。”妮儿奶声奶气地说道,“馋吧?”
“你这小机灵鬼儿,还打趣哥哥啊!”姚清远食指捅捅妮儿的咯吱窝。
“咯咯……”妮儿笑着钻到连幼梅怀里。
“够了,别闹腾妮儿,笑得肚子难受。”姚奶奶出言解救了妮儿。
“修远他们上午抓了不少泥鳅,亲家母着急的做了,咱家的还放在木盆里,吐泥沙呢!后天给你们炖着吃。”姚奶奶笑道,“不过那只野鸡给炖了,鸡汤熬的榆钱粥。”
“哦!咱家今儿跟榆钱干上了。”姚博远一欠身做到了炕沿上。
“娘,你看着妮儿,我回家一趟。”连幼梅把怀中的妮儿递给了姚奶奶,起身离开。
连幼梅回到家,看着八仙桌上的字条,会心一笑,‘妈妈也真是的,生怕我们饿着自己了。’
“这些窝窝头能放,摊的饼不能放了,贴在锅边热热就成。”连幼梅把饼放在馒头筐里,拿到了姚老大家。
“大嫂这个也热热吃了吧!”连幼梅把筐子递给了大娘。
“这是婶子烙的。”大娘接过筐子抬眼问道。
“是啊!也蒸了一锅榆钱窝窝头。”连幼梅笑着回道。
大娘掀开锅盖,妯娌俩把饼子贴到了锅沿上。
姚爷爷和姚长山河、姚长海兄弟俩回来,就开饭,期间姚博远说道,“爷爷,爹,小叔,我调离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了。”
姚长海眉头轻轻一动,手中的筷子一顿,抬眼看着他问道,“怎么好好的突然换职位了。”
姚长山则实诚地问道,“换到哪儿了。”
全家人齐齐看向姚博远,他挠挠头笑道,“我调到养殖场了,养猪。”
“**事业,在哪儿都是干,好好干!”姚长山拍拍他地肩头道。
“是爹!”姚博远应道。
“你爹说的对,好好干。”姚爷爷也叮嘱道。
姚长海的眉头轻蹙,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吃完饭单独说。
妮儿手捧着木碗喝着榆钱粥,粥中上品,端的是清鲜无比。粥内荡起一层绿意,鲜香的气息扑鼻而来,喝一口在嘴里,清香的、嫩滑的感觉直往喉咙里灌。
“杯盘粉粥*光冷,池馆榆钱夜雨新。”这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吃罢榆钱粥后,留下的诗句。
这榆钱窝窝头沾着蒜汁,吃着又暄又香,美味无穷。 再蘸上辣椒酱,全家人争争抢抢着吃。在往昔的岁月里,它曾是千家万户农民的主食。
姚长海哼哼道,“东家妞、西家娃,童年时我也采过它。一串串、一把把,采上了榆钱带回家,不是贪图那玩耍,娘要做饭,让我去采它。榆钱饭、榆钱饭,尝一口永远不忘它……”
“这个老幺,竟是招我。”姚奶奶笑骂道,“俺以为吃伤了,没想到,还挺怀念的。”
姚奶奶说的在场的众人会心一笑。
吃完晚餐,连幼梅帮着收拾碗筷,姚长海则拉着姚博远出了街门,直接进了自家门。
“博远,你老实告诉我,你在农场是不是犯错了。”姚长海走到葡萄架下坐在竹椅上抬眼看着他问道。
被姚长海这冷不丁的突然袭击,姚博远还真有些招架不住。
姚博远借着坐在旁边的空位上,遮掩一下自己慌乱的表情,挠着头憨笑道,“不是啦!小叔我没有犯错误,我高升了成了养猪场的头儿。你咋不高兴呢!”
姚长海斜靠着身后的椅背,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道,“这明升暗降,你小叔还是知道的。你小叔可是知道养猪的人员都是让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人。”
“这个小叔,你这样说就不对了。”姚博远抬眼正义凛然地说道,“**工作嘛!在哪儿都是做,小叔你就不要胡思乱想了,要真有出错,我还能在农场工作,步步高升。”
“真没事!”姚长海目光盯住他的脸,认真地问道。
姚博远也凝视着小叔的面孔,警告自己眼神不可以闪躲,一定要稳住,“真没事,不信你问小婶和清远。”姚博远暗自吸一口气说道。
‘问?妮儿妈和清远,他们俩猴精、猴精的,估计也问不出个啥。’姚长海倾身上前拍拍他的肩头道,“博远,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事,咱们是一家人,别忘了还有我们。”
“知道了,小叔,有事我不会藏着掖着的,我肯定找你诉苦。”姚博远讪笑道。
“行,知道就好!”姚长海起身道,“过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