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因初时接到传讯,正在‘牟尼堂’,便看向枯荣长老,等师叔拿主意。
枯荣长老知道鸠摩智已至寺门前,也不以为意,平淡道:“本因,我不想走动,便请明王到牟尼堂来叙会吧。”本因方丈自然称是,便出去迎接鸠摩智。
本观取过五个蒲团,一排的放在东首,西首放了一个蒲团。自己坐了东首第一个蒲团,本相第二,本参第四,将第三个蒲团空着留给本因方丈,段正明也就是本尘坐了第五个蒲团。
本因方丈把鸠摩智一行人迎进寺中,在前引路,过了片刻,一行人来到牟尼堂前。
本因方丈客气的说道:“明王法驾,请移这边牟尼堂。”
鸠摩智点点头,谦逊道:“有劳方丈领路。”
本因上前推开牟尼堂的板门,说道:“明王请。”
鸠摩智吩咐身后的随从们在院中等候,便跟随本因,一个人举步进了堂中,当先瞧到那个佛像前枯瘦的背影,已然明白此人是谁,当即合什为礼,恭敬道:“吐蕃国晚辈鸠摩智,参见前辈大师。有常无常,双树枯荣,南北西东,非假非空!”
枯荣长老心中一惊:“大轮明王博学精深,果然名不虚传。他一见在面便道破了我所参枯禅的来历。”
枯荣数十年静参枯禅,还只能修到半枯半荣的境界,无法修到更高一层的‘非枯非荣、亦枯亦荣’之境,是以一听到大轮明王的话,便即凛然,已知来者不善,这鸠摩智没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当即说道:“明王远来,老衲未克远迎。明王慈悲。”
鸠摩智笑道:“天龙威名,小僧素所钦慕,今曰得见庄严宝相,大是欢喜。”
说罢,鸠摩智眼中精光爆闪,双手合什,低头道:“佛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小僧自恨鲁钝,未能参透爱憎生死。小僧生平有一知交,是大宋姑苏人氏,复姓慕容,单名一个‘博’字。昔年小僧与彼邂逅相逢,讲武论剑。这位慕容先生于天下武学无所不窥,无所不精,小僧得彼指点数曰,生平疑义,颇有所解,又得慕容先生慨赠上乘武学秘笈,深恩厚德,无敢或忘。不意大英雄天不假年,慕容易先生西归极乐。小僧有一不情之请,还望众长老慈悲。”
此言一出,天龙寺众僧面沉如水,已经明白鸠摩智说的是什么,便是姓子温和的段正明都忍不住心头升起怒火,你说的到好听,不管是你鸠摩智还是慕容博与天龙寺有什么关系。
慕容博一个死人想看‘六脉神剑’,你便来索取,岂不是在掩耳盗铃,行那小人之事,倒不如说是你自己想看,便是像是独孤断一样光明正大的抢夺,也总比藏头露尾,惹人耻笑强。
本因方丈面色阴沉,说道:“明王与慕容先生相交一场,即是因缘,缘分既尽,何必强求?慕容先生往生极乐,莲池礼佛,于人间武学,岂再措意?明王此举,不嫌蛇足么?”
鸠摩智听见本因话中的讥讽,也不生气,微微一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