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探视。沮授当着张狂的面,让儿子沮鹄准备参加下一届的科举,好入仕冀州。张狂见此,以为沮授改变了主意,赶紧再次邀请沮授加入己方效力。张狂的这片心思,当然被沮授坚决的拒绝了。沮授只留下一句话:
“沮授无能,不能为吾主谋胜,当从吾主于九泉,以尽臣节。”
拒绝了张狂以后,他又对儿子沮鹄说道:
“吾儿并未入仕,当可择天下英主而事之,以光大吾沮氏门楣。吾尽忠而死,死得其所。吾儿亦当如此。”
沮授的做法,让人叹息之余,也钦佩无比。在张狂探视之后五天,沮授最终绝食而死。后世的史书上,因此将沮授列为纯臣之一。其子沮鹄守孝二十七个月,后来在第四届科举当中,被张狂亲笔点为第一,成为科举史上最著名的争议状元。
袁绍之死的消息一旦传开,便犹如一声惊雷,让天下诸侯都对张狂这个蛾贼余孽无比重视起来。连名动天下的袁绍也会被张狂击败而亡,则其余诸侯自恃势力未必能及得上袁绍,又怎么能够不对张狂的战力心怀恐惧?
而天下各处的局势,也随着袁绍的死去,隐隐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发生在幽州。
自从公孙瓒在追击刘虞时意外战死,没有了强力当家人的公孙氏,根基浅薄的缺点立刻暴露无遗,便在幽州迅速失去了人望。当公孙瓒的儿子和兄弟双方,为了争夺公孙瓒势力继承权而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公孙瓒原先的部下已经纷纷选择拥兵自立。
至于另一位幽州的前任掌控者,州牧刘虞,也因为被公孙瓒打得大败而逃,暴露了他不擅长军事的弱点。对于胡汉冲突剧烈,常年边境战乱不断的幽州来说,军事不行,便意味着缺乏在幽州立足的资本。
原来在没有公开翻脸前,刘虞还可以依靠公孙瓒的武力,维持自己的威望。但在被公孙瓒以少胜多轻松击败之后,刘虞的弱点暴露无遗,又失去了来自汉室朝廷的支持,被幽州诸将所轻视,也就在所难免了。
当然,若是给刘虞一定的时间,在公孙瓒战死的背景下,刘虞未必没有重新收拾幽州局势的能力。可惜的是,张狂会给他这个机会吗?
张燕携并州军轻松击破袁绍的威势,大举杀入幽州,正好遇上幽州局势失控的大好时机。短短半个月,张燕便轻轻松松的击破郡城一座,县城四座,占据了不小的地盘。在并州军面前,望风而降的幽州散兵,不下四千,还有多处郡县主动向其降服。
刚刚吃过一场大败仗的刘虞,手中的兵力有限,士气也低落,不敢与张燕主力作战,只得赶紧逃往代郡暂避。如此一来,不但原属于冀州,却被幽州占据的中山国,轻易被张燕收复,幽州的涿郡全境,还有上谷的大半,也快速的落入他手中。
攻城略地之余,通过吸收幽州的散兵,张燕手中的兵力,也迅速的膨胀到一万五、六千人。过多的杂兵加入,让张燕所部的战斗力和行动力在消化完毕之前,变得很不可靠。于是,张燕只得将大军屯驻在涿鹿城,一边收集粮草,一边整合部队。
正当张燕暂时休整部队,编组士卒,积蓄粮秣,准备下一步彻底灭掉刘虞的时候,袁绍突袭巨鹿的消息传来,顿时让张燕大吃一惊,差点儿就要仓促带兵南返救援巨鹿。如果他这样做了的话,别的不说,那些新加入的幽州散兵,必然会第一时间散去。而张燕的大军,也许便会由此一哄而散,短时间内彻底失去作战能力。
另一方面,幽州距离冀州的巨鹿战场,足有千里之遥。当张燕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近十天之后的事情了。就算大军以每天一百里的速度强行军回援,也未必能够及时赶上巨鹿之战。不过,对张燕的杂牌军来说,每天一百里的赶路速度,那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
好在张燕毕竟是个有能力的统帅。他审时度势,打消了仓促南返救援的念头,并及时控制住不利消息的传播,避免了部队因此而立刻出现混乱。
接下来,张燕与参军郭淮商议了一下,决定让郭淮带着可靠的精锐骑兵一千余人,先行南下,确认冀州的具体情形。而张燕则坐镇军中,一边整肃部队,强化对部队的控制,避免军中出现什么乱子。
当军中的控制稍微得到效果,张燕也会立刻行动起来,回师救援巨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