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柳条刚刚抽芽的时候,宣明太子举行了登基大典,正式成为了一国之君。
国君登位,普天同庆,大赦天下。
这股喜庆劲儿也从京城蔓延到吴滩边城。
含霜身上破布褴褛,怀里揣着个杂粮馒头,如同鱼儿般灵巧地穿梭在大街小巷。
因新帝登基,官府发了足足五天的粥粮,若没有这些,她和小姐两人怕是要饿死在这荒城了。
含霜脚程快,成功护着最后一个馒头回到了两人寄身的破庙里。
走到吴滩边城,含霜的心也放下一大半。
这里是大端的极北之地,外面便是一望无尽的沙漠,隔绝了北夷与大端两国,追兵好似搜寻了前两个供给城后就放弃了,并没有追到这里来。
官府们也拿不准主意,不知道这颜小姐是否还在人世。
他们连续戒严了好几个城镇,搜寻不到任何消息,也没人见过大冬天还在外面游荡的五六岁女童,于是他们也就放弃了。
“小姐,你快吃吧,奴婢跑回来的,这馒头还是热的呢。”含霜将手中的馒头递出去,蜡黄的小脸上透出红晕来。
妙常接过后,并没有狼吞虎咽地将馒头塞入嘴里,反而迟疑的看向含霜。
含霜不期然间撞上了妙常隐含期翼的漆黑眼眸,鼻头一酸。
天子之喜,新帝登基,大赦天下,赦了罪大恶极的犯人,赦了赋税徭役,宽宥万民,可这份名单里……没有颜家。
颜家被人有意无意的遗忘了。
妙常从含霜欲言又止的神情中得到了答案,缓缓低下了头去,一口一口的吃着馒头。
妙常没有流泪,她已经很少哭了。
含霜俯身坐在妙常旁边,将她搂进自己的怀里,无声安慰着。
妙常用枯瘦的手指紧紧握住胸前的玉竹,似能从中汲取力量,这块安山玉所雕琢的小小玉竹,是她过往生活的唯一证明。
君子如竹,虚怀若谷。
这是大端高祖皇帝对颜家先祖的评价。
颜家先祖颜成徽是高祖皇帝身边最重要的文人谋士,据传两人自幼相识,能一桌饮酒,醉谈诗文,同塌而眠。
后来高祖成事,将安山玉尽数赐予颜家,安山玉玉质通透为世上之最,产量极少,世人趋之若鹜,却只属于颜家。
颜家世代都将安山玉雕成各式玉竹,随身携带,衣袍袖口处也经常用二三竹叶点缀,以示荣宠与尊贵,也是不忘本心的警醒。
颜家如今满族尽屠,世上便再也没有安山玉竹和颜家风骨。
妙常自小最熟悉的味道是墨香。
那墨香萦绕鼻端,往往伴随着墨香的就是祖父、父亲和几位哥哥的怀抱,她被那种味道包围着,是满满的安全感。
她会好奇地抓住哥哥们故意在她眼前晃着的衣袖,在雪白绣金线的衣服上留下带有汗渍的小手印,小手印就印在那几片竹叶旁,在哥哥们详怒的脸色下咯咯偷笑,笑得小身子挺来挺去,像一尾抓不住的小鱼。
如果是祖父和父亲,她是不敢这样淘气的。
欺君与大不敬的罪名,颜家倒的何其冤枉。
妙常缩手缩脚地躲进含霜的怀里,渐渐进入了梦乡。
当第二日的阳光透过窗棱的缝隙照在妙常通红的小脸上时,妙常正嘴角擒着笑意,睡得香甜。
含霜轻手轻脚地把旁边的妙常抱起,想要放在避风处,让她再睡一会儿、
含霜抱起她刚勉强从地上站起,脸上的笑意却僵住了。
怀里的人实在是太热了,那热度透过薄薄的布料,烫着含霜的皮肤,却冷透了她的心。
含霜轻晃妙常的身子并不断叫着她,可妙常没有丝毫醒过来的迹象,兀自睡得香甜。
含霜一下就腿软了。
这个时候,她们怎么可能生得起病啊?
怎么办?
对了,去求求大夫!
含霜刚放下妙常,跑出去的步伐却顿住了。
小姐失去意识,她不能把小姐一个人放在这里。
怎么办?怎么办?
含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眼泪也在眼眶中打转。
她终是下了一个决定!
与其这样说,不如说她早就有所盘算。
她们两人无家可归的女孩实在是太危险了。
小姐现在还小,可等到身量渐长,样貌长开,必会招来是非。
她们不能一辈子活在泥里。
含霜三步并做两步出了庙门,叫来前面一个满脸疤癞的小乞丐。
那小乞丐见着含霜叉着脚,拧着腰的凶样,笑嘻嘻的蹭了过来。
他可不敢惹这个凶婆娘。
“你去,把前大街的陈娘叫过来,就说我答应她的要求,不过要她亲自来请,人来了,这两文钱就是你的。”
那疤癞脸听见却不动,还死盯着含霜手中的钱。
含霜提起一口气,飞起一脚就将那小疤癞踹出两个跟头来,中气十足的吼道:“还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