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上面卓立如峰,山岭叠嶂,瀑布急涌,遍山古木苍松,处处洞穴深秘。在这险峻的山岩峭壁之上,聚集着成群结队的民工,他们有的锤凿打石,有的用镐刨砂砾,还有的用简单的杠杆机械凿石开山。
这幅生动活泼的劳动图景,其题材就是久传民间的夏禹治水的古老传说,是现存最大的和田玉器,堪称稀世珍宝,国之重器。
当时皇宫里有玉作和如意馆,专门为皇家做玉,但如果有大型玉件要雕刻的话,则会把玉料送到苏州或扬州制作,因为那里聚集了全国最好的制玉工匠。
几个月后这块玉料又奔向千里之外的扬州,这一走又是三个月。历经七年零八个月,这块玉料的身上被雕琢上一个大禹治水的故事,这是赞美乾隆是个像大禹一样的好皇帝。
梁海生笑道:“在二次进宫距离开昆仑山已过去十多年,到底曾经有多少工匠在它身上同时雕琢没人知道,但若由一人完成,最少需四百多年。”
“如果把运送的工时算上时间将更为惊人,打造这座玉山,无论是花费的时间还是付出的人力,足以堪比大禹治水,如此劳民伤财,就连乾隆皇帝后来也觉得过意不去,在给这座玉山的亲笔题诗中告诫子孙,如果仅仅为追求珍玩,今后决不允许再做这样的事。后来更多的人称它为顶级国宝,因为在它之后,玉山的制作就此绝迹。”
鲁善工仔细研究过,眼前这块玉山可不简单,玉料从密勒塔山运到紫禁城后,乾隆决定用清宫内藏《大禹治水图》画轴为稿本,先由清宫造办处画工根据稿本设计出图样。
按玉山的前后左右位置共画四张,先依据图样制成蜡样发往扬州,后因扬州天气炎热,怕日久蜡样熔化,又照蜡样刻成木样。
一切就绪后,才正式在玉料上依照木样大小和纸样所贴深浅尺寸、数目,打取钻心、雕刻光细。又命造办处如意馆刻玉匠朱永泰将他亲笔题字《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及诗镌刻在玉山的背面,将他的《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和《八微耄念之宝》篆刻在玉山前后适当位置。
可谓用心良苦,煞费苦心!
在古代没有高科技辅助的情况下,想琢磨玉山为方便上下和前后左右同时多人制作,定要沿玉山周围搭一棚架,棚架上还要有可供上下左右活动升降的构造。
现玉山上深进的山洞,镂雕的树木枝干叶脉等处,均留下许多大小不同口径的圆形琢痕,可知当时玉山的制作,除用传统的琢玉铊子外,还有大小口径的管钻。
不论铊子和管钻,除手工转动使用外,都离不开能使其旋转的器械,并且要用水掺金刚沙来配合。制做这件大型玉山,除前述的棚架和可以活动的踏跺一类设备外,还要用金刚石特制的刻玉刀在玉石上刻字。
难得有机会,用手轻轻抚摸,脑中闪过信息,所有能工巧匠的经验融为一炉,让玉雕手艺更上一层楼。
梁海生看着鲁善工满足的表情,所有都是为拉拢这位少年天才,故宫求贤若渴,继续道:“如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