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四十三章 长镜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的不同,戴斯杰是蜀州口音,而陈昆则说的一口地道的渝城话。

    中途休息了片刻,然后一鼓作气终于到了拍摄现场。正如戴斯杰所说的那样,这半山腰还真有一个村子,而且他们的农田就在悬崖边上,旁边只留下一条宽不足两米的石板路。走在这条路上,李睿甚至都不敢往下看。

    这还是白天,要是晚上呢?这黑灯瞎火的难道没人会摔下去吗?令人惊奇的是,据剧组临时雇用的几个当地群演说,从未听说过有人因走路而掉下山崖的,而且这还是半山腰,再往上还有几个村子。

    到了半山腰,那石板阶梯的山路不再象上山的路那样,沿着山坡蜿蜒而上。这山望着那山高,山路也随之沿着山的棱线走,往往两边都是悬崖,或者就建在山崖之旁,一面靠着绝壁,一面便是万丈深渊,又或者直接从两块大岩石中穿行而过。

    沿着山棱,高高低低的起伏,两座山头邻的近,就会呈一个“U”字形,上下都很陡峭。

    马剑羚和罗明进山的这场戏就是在一处“U”字形的山路上拍摄。三人到达现场的时候,赵春林带着场工们早已做好的拍摄前的准备。

    其实也没啥准备的,不需要灯光,不需要布景,只是将机器设备和道具搬上来,然后就在对面山头上支好机位。

    大概拍文艺片的导演都十分偏爱长镜头,或许他们认为长镜头、大全景会显得逼格很高。当初拍《苏州河》时,楼烨近经常运用长镜头。但戴斯杰显然更加夸张,摄影机架在对面的山头上,相距足足好几百米呢,镜头里的人物几乎跟蚂蚁那么小。

    道具是两个打好背带的铺盖,两个网兜里装着搪瓷脸盆、搪瓷碗、搪瓷杯子以及洗漱用品,另外还有两口大箱子。

    他们两人背着铺盖拿着网兜,两口大箱子让两个群演背着。群演都是当地人,他们都有一个专用的类似“L”形的支架,只要把箱子放上去,用绳子捆牢,便可轻轻松松地背着走起。

    这门手艺这里的当地人几乎每个人都会,因为他们生产、生活用的所有东西都是这样从山上背上来的,然后产出的粮食、山货又这样背到山下去贩卖,祖祖辈辈,甚至几百年都是如此。

    而且他们手里还有一种“丁”字形的拐杖,弯着腰,背着重物,用拐杖拄着借力,一步一步往上攀登,周而复始。

    当然让他们客串群演,自然没有平时那么辛苦,因为箱子是空的,他们的步态都轻盈,拍了一遍,戴斯杰马上觉察出不对,当然让群演演出那种背负重物的感觉,他们演不出来,索性就往箱子里各装了两块石头。

    镜头离着有好几百米远,没有台词,没有特写,甚至都没有表演。两人就是背着铺盖,拎着网兜从镜头对面那个稍矮一点的山头,跟随着两个背着装着石头的箱子,总算有点吃力的群演,沿着石板台阶一步一步地往下走,一直下到“U”字形的底部。

    距离太远,没有平素拍戏时导演扯着大嗓门喊“开始”和“咔”的声音,只能借助对讲机。

    于是藏兜里的对讲机发出“刺啦”一声,便传来导演的声音:“再来一遍,另外注意一下你们和群演的距离,尽量稍微拉开一点。”

    “明白!”李睿拿着对讲机应了一声,然后招呼陈昆和两位群演原路返回,再来一遍。

    等他们再次走到谷底,又听戴斯杰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距离还不够,再来开一点。”

    “好的,导演!”

    再原路返回,上山可是比下山累多了。

    “再来一遍。”

    “再来……”

    好嘛,这一个镜头足足拍了五遍之后,戴斯杰居然还让再来一遍。

    “有什么问题他就并不能中途喊停,非要咱们走到下面,然后再来一条!”

    导演要求严格这没错,但是就这么一个没有台词、没有特写的长镜头非要一遍再一遍,而且非要整个镜头全部拍完,他才说再来一遍。哪怕李睿的脾气再好,也忍不住吐槽道。

    至于陈昆,早就累的不行了,一边往上爬,一边喘着粗气解释道:“导演平时拍戏也这样,都是把一个镜头拍完,才说有什么问题。”

    非要一个镜头拍完?这都什么毛病,难道就不怕浪费胶片吗?好吧,差点忘了人家是法国人,两千五百万的投资,有钱!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