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卷 少年郎 第六十四章 妥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刻,努力的使自己保持冷静,抬头看着国君笑眯眯的脸庞,试探的问道:“不知国公说的少年战神是......”

    秦国公伸手指着身边的嬴驷,大笑着说道:“那自然是秦国的公子,嬴驷。”

    卫鞅扭头看了看一脸怯生生站在旁边的嬴驷,有抬头看了看面前一脸笑意的秦国公,想要说些什么,但还是忍住没有说出来。

    “国公,这样做似乎有些不妥?毕竟那个孩子......若是......”卫鞅皱着眉头,有些担忧的说道。

    秦国公似乎看出了卫鞅的担心,随即叹了口气,语重心长的说道:“你的担心我是知道的,但此事却能令我大秦国军民同心,士气高涨,对之后的战事百利而无一害。”

    “但是......那个孩子也是秦国的公子,何不......”卫鞅继续劝说着。

    “秦国只有一个公子,那便是嬴驷。”秦国公的语气变得异常的坚定。

    似乎是感觉到话中语气有些不妥,秦国公语气稍缓,继续说道:“纵然驷儿并未参与豖原城的战争,但除了豖原城的秦人以外谁又能知道此事的真相?况且大良造若是成为少年战神的老师,此后变法政令的推行必定会事半功倍。”

    “卫某岂是那种贪图名声之辈?”卫鞅脸色不善的看着秦国公。

    秦国公则是没有理会卫鞅的脸色,?反而一本正经的劝说道:“大良造的担心我是知道的,但是大良造有没有想过,若是那个孩子成为秦国的少年战神,姑且不论这个孩子的出身,也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名号而已,于秦国有何益?于秦人有何益?”

    听了这话,卫鞅依旧不赞同这样的做法。

    秦国公看到卫鞅的表情,叹了口气,说道:“若是让其他六国知道这件事,大良造可曾想到那个孩子会遭受多少的刺杀?难道你想让那个孩子每日处于担惊受怕之中?”

    “我知道我对那个孩子有愧,但我能做的便是希望他能够平平安安的过完这一生,难道先生希望打破这种平静吗?只是因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名号?”秦国公语重心长的看着卫鞅,脸上挂上了无尽的落寞之色。

    虽然依旧感觉有些不妥,对不起秦川,?但是卫鞅心中却是感觉秦国公的话并没有什么错误,他同样希望秦川能够平平安安的生活下去。

    而且秦国公的话确实有些推心置腹了。

    纵然是总领大秦国军政大事的大良造卫鞅,对于军国大事有发言权,但对于国公的家事却是有些不好插手。

    这件事往大了说是军国大事,但是往小了说只是国公的家事了。就比如一个人家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做了好事,但却是让另外一个孩子获得众人的称赞,这样的事情若是放在平常的家庭,只是一件寻常不过的事情。

    最终,秦国公非常满意的带着太子嬴驷离开了大良造的府邸。

    从这一天开始,卫鞅的心情就没有变好过。

    同样也是从这一天开始,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在大秦国各个城池之间开始流传。豖原城大捷竟然是太子嬴驷始终坐镇豖原城,令城中数万的秦人军卒不畏死战,这才保住了豖原城,拖住了戎狄部族的大军,为援军的到来赢得了时间。

    一时间,整个秦国举国欢庆,万民归心。不但如此,秦军也是爆发出了无与伦比的气势,所有人都相信,秦国大出于天下的日子不远了。

    而就在所有人都欢欣鼓舞,大肆庆祝的时候,秦川却是百无聊赖的躺在床上,二丫极其不情愿的撅着嘴,将碗中的米粥一口一口的喂到秦川的嘴中。

    此时距离豖原城的战事已经过了一个月的时间,通过二丫的叙述,秦川才得知自己昏迷了半个月竟然还能醒过来。

    就连秦川也怀疑是不是自己杀人太多,地府不收,这才让自己捡了一条小命的。

    感叹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之时,秦川也是好奇自己昏迷的这一段时间是如何吃饭的,难道这一段时间不吃不喝不成?

    这句话问出,二丫两个脸蛋顿时变得犹如两个熟透的樱桃,指了指自己的小嘴,便扭头跑了出去。

    秦川则是目瞪口呆,难道现在的女孩子都如此的开放的吗?

    之后的半个月,秦川则是真正见识到了二丫的害羞与大胆。起初秦川的身体还不能动弹,二丫红着脸将碗中的米粥先放入自己的嘴中,然后在趴在床上,送入秦川的嘴中。

    秦川则是满脸的尴尬,脸蛋甚至比二丫的还要红。

    但是好景不长,当二丫看到秦川能够自己动手之后,便一口拒绝了这个比较害羞的方法,直接将米粥送到秦川的手中。

    尽管秦川用出百般的借口,二丫红着脸,就是不肯像之前那样。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