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心中的想法。
“我只是个教书匠而已,没有弟子三千,也没有七十二君子,二十四贤人。”老人板着脸着说道。
“没事,圣人不是谁都能做的,虽然都是教书育人,只要将圣人当成自己的目标,我相信一定会有成就的。”秦川一脸老成的劝说着。
啪的一声,老人一巴掌拍在了秦川的头上。
秦川捂着头,龇牙咧嘴的看着老人。眼神中满是不解和一丝丝的恼怒。
“既然你如此推崇那位老人,那么你说说何为礼,何为仁?”老人并没有放过秦川,板着脸继续的追问道。
秦川苦着脸,一脸尴尬的看着老人,嘴中却是很直接的回答道了一句不知道。
老人又是一阵的气结,随后脸色恢复正常,对着秦川说道:“不管如何,年少正是立志之时,要时常学习,切不可荒废光阴。”
这句话秦川则是听进去了,随即开口说道:“学而不倦,诲人不厌,学而时习之,对不对?”
老人点点头,伸手拍了拍背后的包裹,随后笑着对秦川说道:“看来你知道的还不少。”
“那是,我可是看来很多的书。”秦川有些不以为意。
“哦,读书是好事,不知都看过那些书籍?”老人有些诧异的问道。
“君子六艺不敢说精通,但是马马虎虎也能算作一般。”秦川坐在路边的一块石头上说道。
老人同样找一一块石头,坐在秦川的对面,笑眯眯的继续说道:“看来小友年纪轻轻,也是饱读诗书之人,家境肯定非比寻常。”
老人的话顿时令秦川心中暗道一声糟糕,什么时候自己竟然将这等话说了出来,这不明摆着让老人知道自己说谎话欺骗他吗?果然,老人不死是为贼,连小孩都坑。
老人则是嘴角有些抽搐的看着秦川,努力的压制着心中的怒气。
“小友认为做人最重要的是什么?”老人开口继续问道。
“百善孝为先,当然是孝。”
“老头子却以为是德。”老人笑眯眯的说道。
“这是为何?”秦川问道。
“君子固德,若是没有好的德行,又如何孝顺父母,友爱他人,遵守各种礼乐制度。”老人向秦川解释着原因。
“君子的德是什么?”秦川继续问道。
“礼与仁。”老人一本正经的说道。
“何谓礼?何谓仁?”此时的秦川已经被吸引了注意力,不假思索的问出这一句话。
“人不知礼,无以立,意思就是要知道礼节,遵守一些规矩。至于仁则是友爱他人,孝顺父母,对朋友诚信,对君主忠诚。”老人说完停顿了一下,看着秦川。
听了老人的话,秦川瞬间感觉到老人身上流露出一股不一样的气势,随后起身对着老人抱拳行礼道:“请先生教我。”
老人笑着点点头,口中缓缓说出一句话:“克己复礼。”
秦川点点头,恭敬地行礼感谢老人。
老人则是笑眯眯的点着头。
稍微休息之后,老人与秦川开始继续前行,一路上说说笑笑,仿佛一对爷孙,又仿佛老师与学生。
位于渭水河南岸的棉诸城在冬日里依旧显得有些忙碌,因为这里已经靠近边境之地,一些商贩不时进出棉诸城,军队则是成群结队的在附近巡逻,训练。这些都给这座古老的城池增添了一丝的人气与活力。
秦川与老人仅用了一日的工夫,便来到棉诸城外,看着并不是多么高大的城墙,秦川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安全达到棉诸城。
就在秦川准备继续向前走的时候,老人脸色却是微微一变,随后笑着对秦川说道:“小友,老头子突然想起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就不与小友进城了。”说完从包裹里拿出两本破旧不堪的书籍,放到秦川的手中。
“老头子身无长物,只有这两本书送给小友,希望小友能够坚定本心,有时间了翻翻看看,或许会有一些的收货。”老人对着秦川郑重的说道。
秦川本想拒绝,但是看到老人脸上的神色,却是将那两本书拿在手中,重重的点头道:“老人家的话,秦川记住了。”说完便躬身行礼。
“秦川,好名字,好名字。”老人转身朝着城门相反的方向走去,很快就消失在秦川的视线中。
走了很远,老人才停下脚步,拍了拍胸口,一脸得意的说道:“幸亏老头子我发现的早,跑得快,否则就被那个老瞎子发现了。”说完稍微休息了一下,随后身形闪动,身体却是消失在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