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章 我这一生踌躇满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时间飞逝,转眼间来到年的冬天。

    韦恩这头一切事宜都很顺利,在朱雀军武力的保障下,秋粮征集没出什么岔子。

    田亩面积没有多余的人力和时间去仔细理清,就按简单的测量来收,大军在侧,乡人也不敢说啥,何况还是只收十一税的善政,甚至落实的那一刻,乡人边交粮还边感激。

    十万人口,人均耕地面积o亩左右,总面积oo万亩,亩产水稻o斤,约石,收获万斤稻谷,征收万石,人均石,正好一亩地的收成。

    按本地粮价,o钱一石,换算则是钱,一年交两次则是钱。

    而灵帝治下,田税三十税一,那就是是钱,另外还要每亩加征o钱,那就是钱,户赋o,更赋oo,还有成年人算赋o,献给宫廷的献费。

    不算其他杂七杂八的税,这就是钱每个人,而韦恩这只收钱!就算刨去稻谷的溢价,按荆州的批价,o钱每石算,也不过钱,连给刘宏的一半都不到!

    把百姓一年的劳动成果,想方设法地搜刮一空,弄得百姓穷苦无依,饥寒度日。

    百姓没钱怎么消费?不消费经济怎么起得来?经济不起来,拿什么来展工业?

    只能成为小范围的景观罢了,如果不能让广大百姓享受到生产力的进步,那跟给孩子买了个精致的玩具有什么区别?

    按定海标准,一个人一年的稻谷配给是石,这一季稻的税收可以供给万人的粮食,等于有万人可以脱产!

    这个年代,万脱产就意味着万职业军队,两晋时期叫一钱汉,一钱就能征来的兵,意思是这个时代养兵只需粮草,饷钱?那不是全靠劫掠和赏赐吗?

    除了雒阳的刘宏,草原上几个领,还有凉州的叛军比这个数多以外,接着就数朱雀军了,就连正在长沙闹起义闹得朝野震动,现在正忙于和孙坚对垒的区星,手里都只有万人。

    更可怕的是,南海是种两季稻的,这个数字还能翻番。

    而且这还没种上改良稻,能增产o%的改良稻,如果明年南海还在手里,将稻种全都换成改良稻,那继续增长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汉末三国几十年历史里,交州就是这样一块世外福地。

    当然,如果这些乡里能全部转化为村社的话,那又是一个质变。

    村社三万多农业人口,种植着五十万亩水利通畅的良田,一年的收成就有o万石,而配给量是五万人,每人石,仅仅只需万石。

    剩下oo多万石,就算在交州卖给本地人o钱一石,也能卖ooo万钱,和交州世家合作卖到荆州o钱一石,能卖亿钱,若是和徐州世家合作卖到中原去,收入还能往上攀。

    这样的差距,

    一是生产力的进步,杂交育种出来的改良稻功不可没,还有新式堆肥法,先进的水利工程,所需要的是先进的思想。

    二是生产关系都进步,集中力量办大事,尽可能地把如地主这样的中间商铲除,统一调配水资源,所依赖的是行政效率。

    而这些,只需要将火种延续下去,还将源源不断地产生。

    而火焰燃烧的第一个对象,交州刺史,朱符,和他的交州大军,业已准备完毕。

    与中原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不同,温暖的冬季就是交州最好的交战时机。

    自从南海太守生死不明,朱雀军攻占了隔壁苍梧郡的县城,正式流窜到了隔壁郡,从一郡小贼患升级到了一州大患。

    于是交州刺史朱符,荣升当前交州黄巾之乱的第一责任人。

    作为将门之后,朱符做事雷厉风行。

    在得知南海起了黄巾贼后,第一时间征交州各郡郡兵,同时在治所苍梧郡征青壮,积极应战。

    郁林和合浦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