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六十二章 回京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王妃颤声问,难掩忐忑。

    她虽身出名门,但却非“女强人”,做王妃时尚天真烂漫,政变后坐了后宫之主,也没多大长进。

    陈景这半年劳心累力,也没怎么碰女人,后宫和谐稳定,王妃严重缺乏斗争经验。

    昨晚得知死讯后,如遭雷击,几乎哭晕过去,还是在侍卫长帮衬下,才勉强冷静,控制住局面。

    一早,便寻了内阁大臣来,此刻已是六神无主。

    黄镛见状叹息一声,沉声道:

    “娘娘莫慌,陛下遇刺,臣等亦万分悲痛,然,如今朝廷内忧外患,此刻不是悲伤哀戚的时候,如今第一等要紧事,是稳定大局。”

    新任吏部尚书点头:

    “首辅所言极是,陛下人死不能复生,眼下消息还未散开,尚有余地,一旦帝陨之事公开,民心一散,凉国危矣。”

    王妃红着眼眶,坚强道:

    “诸位大人有什么法子,直言便可。”

    黄镛说道:

    “首要一件事,便是封锁消息,娘娘昨夜应对很好,并未令死讯扩散,接下来,更要将相关知情人严密控制,甚至灭口,至于对外,可宣称陛下勤于政务,昨夜大雨,疲累病倒……”

    顿了顿,老首辅又道:

    “不过,这只是权宜之计,可瞒一时,却无法瞒一世,故而,第二件要紧事,便是尽快立新君!”

    由皇帝,与没有皇帝完全是两个概念。

    即便,坐在龙椅上的,只是个小孩子,也与空悬截然不同。

    这点,众人都懂。

    吏部尚书皱眉:“可陈允殿下,有实无名。”

    他指的是,陈允只有皇子的身份,并无“太子”之名,会很麻烦。

    黄镛双手陇在袖子里,老态龙钟,却是语气坚定:

    “事急从权。娘娘,陈允殿下入主东宫已多日,虽无名,却有实,也是陛下唯一的男丁子嗣……无可争议,陛下平素定与您说过,立其为储君吧?”

    王妃愣了下,她眨巴了下眼睛,听懂了弦外之音,迟疑道:

    “……定是有的。”

    黄镛理所当然:“这便是口谕了,可为陛下遗诏。”

    其余人没吭声,算是默认了。

    黄镛继续道:“第三,立新君之事必须要快,以防有变。”

    一人试探:“首辅指的是……”

    黄镛道:“幽州!”

    他看似昏聩的老态的脸上,浑浊的老眼锋利如刀:

    “金帐王庭虽是大敌,然西北有大军镇守,妖国做壁上观,短时间,也不会南下,我们的头号大敌,还是那位女太子。”

    吏部尚书皱眉:

    “黄大人担心北凉趁机作乱?以幽州兵力,算不得头号大敌吧。”

    “是啊,”另外一名内阁大臣也说:

    “北凉虽割据一方,可一旦踏出幽州,失去天轨加持,不足为虑,况且,其强大修士寥寥无几……”

    黄镛摇头:

    “话虽如此,可也莫要轻敌,诸位,不要忘了,那個人也在幽州。”

    那个人……众人沉默,脑海中,浮现齐平年轻的脸庞。

    不知何时,那个年轻人,竟已成了朝堂禁忌,就连他们这些跺跺脚,帝国震颤的权臣,竟也不愿直呼其名。

    虽说,从任何角度看,以北凉如今的实力,也没可能“趁虚而入”,但齐平留给他们的印象太深。

    “好了,我也只是未雨绸缪,担心那人跑回来兴风作浪罢了,”

    黄镛语气缓和了些,又道:

    “不过,根据情报,那人已离开北境许久,很可能是去了雪原修行,京都距离幽州遥远,等消息传过去,再等对方反应过来,早过去数月……

    退一万步,纵使对方赶来京都,区区神通境,也翻不起大浪。”

    这是基于逻辑的推理。

    然而黄镛并不知道,早在他们还没收到消息时,幽州就拿到了情报……

    更不知道,齐平已经晋级神隐……

    接着,一群人又讨论了下细节,玉玺和衣冠被取走的事,此前道院来人已说过了。

    按照规矩,暂由首座掌管,黄镛等人虽心有不满。

    但一来符合规矩。

    二来……他们也不敢,将这等大杀器,交给未满十岁的“陈允”……

    太危险了。

    许久后,御书房门开,一群人各自急匆匆离开。

    王妃要去找陈允,内阁大臣们则要各自串联所属党派,暗中与朝臣通气。

    黄镛乘坐马车,穿过雨后的皇城,返回了“黄府”。

    赶车的车夫有些奇怪,自家老爷感觉气势都变了,凌厉了许多。

    陈景死后,黄镛彻底撕下了面具,展现出了帝国首辅的手腕和果决。

    ……

    “父亲。”

    宅子里,黄镛第三子,也是当初齐平暗杀名单里,那名唤作“黄济先”的侍郎并未去衙门,而是来到了书房门口,恭敬道。

    黄镛站在桌旁,捏着毛笔在专注练习书法,这是他用来静心,思考的方式:

    “何事?”

    黄济先问道:“父亲,朝廷里可是出了什么事么?”

    “为何这般问?”黄镛捏着毛笔,扫了他一眼。

    黄济先说道:

    “陛下勤勉,怎的今日突地没了朝会,而且,父亲也与往日不同。”

    老首辅右手悬腕,用左手提着衣袖,抬头深深看了他一眼,笑了笑:

    “天赐良机啊。”

    “什么?”黄济先愣了。

    老首辅并未回答,那双昏黄的眼珠却极为明亮。

    他了解陈景,当初与之一同谋反,是被逼无奈。

    这半年,黄家虽无尽荣宠,可老首辅却每日如履薄冰,担心待时局稳定,被陈景卸磨杀驴。

    如今,陈景死了,他突然生出一股野心来:

    皇室如今只剩孤儿寡母,“王妃”也是个没心机的,而宫里还有个,与陈景联姻的“黄贵妃”在……

    若是能将王妃铲除,扶“黄贵妃”成为“陈允”的母后。

    他这个首辅把控朝堂,“黄贵妃”控制小皇帝……想到这个未来,他胸腔里心脏砰砰狂跳。

    “无事,下去吧。”黄镛说。

    黄济先一头雾水离去了,老首辅垂下目光,低头望着宣纸上,自己刚写下的“皇”字,静静出神。

    野心肆意生长,欲望遍地开花。

    ……

    与此同时。

    皇宫深处,一座极为荒僻清冷的院子里。

    永和帝正妻,曾经的皇后,那有着一只鹅蛋脸,雍容华贵的“皇后”,静静站在屋檐下,望着院中淅淅沥沥的雨水,沉闷地站着。

    她身上不再是华美的衣袍,只是件白色的孝服。

    青丝凌乱披洒,珠圆玉润的一个美人,瘦了一大圈,几乎脱相,脸上也没了妆容,面无神采。

    这座殿宇,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别称:“冷宫”。

    新年政变后,陈景夺了皇位,却并未对皇后如何,而只是将其与几名贴身宫女,一起“发配”到这座冷宫里。

    吃喝是有的,自然不是什么好吃食,但起码饿不死人。

    想出去是不能的,按照正常轨迹,皇后会被关在这里,了此残生。

    或被关的疯疯癫癫,或干脆受不了自杀。

    直到死去,都不会被人发现……事实上,在得知永和帝身死后,皇后的确险些自缢。

    但被宫女救下,皇后心生死志,不吃不喝,近乎绝食。

    直到后来,王妃前来探望,终究心头不忍,说了一句“太子未死”。

    只这一句话,皇后灰暗的眸子亮了起来,这半年来,活着的动力,便是有朝一日,能得到太子的消息。

    “当啷。”

    远处的院门传来响声,应该是有人送来蜡烛,米粮……

    每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