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十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叶孤城距离帝都有近半月车程。楚珩七月半从漓山出发,先绕远去了趟广陵鹿水,等抵达中州帝都的时候已过了一个月,不巧还错过了中秋佳节,已是八月十六了。

    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天还未黑,孩童稚子手上提着玉兔灯,嘴里吃着团圆饼,在爹娘的带领下,已然聚在一起开始等着暮夜赏月了。良辰美景,佳节令时,中秋给所有人带来的都是阖家团圆的喜庆和乐。

    楚珩戴着顶帷笠从人流中穿过,他与街上大多数行人的方向都不一样,往北往里走,便是皇亲国戚、世家著族开园建府的内城所在,钟平侯府也矗立其中。

    长街上人影渐疏,帝都外城煌煌繁华的万家灯火渐渐离他远去,权力和士族构筑起的内城,在夕阳的余晖下开始越入楚珩的眼帘。而内城最深处,护城内河后,是巍峨肃穆的九重宫阙,那里是天子居所。

    当今天子凌烨,是先皇元后嫡子。少时登基,一度受制于先皇继后,也即当今太后钟氏。

    两年前,皇城内的一场宫变,将帝都的内外城重新清洗了一遍。

    一夜之间,钟太后退居慈和宫安享晚年,太后长子齐王谋反作乱事败,连夜出逃帝都,在一个月后被镇国公世子顾彦时斩于澄水之滨,其母族同党砚溪钟氏也被夷诛三族。

    宣熙六年是腥风血雨的一年,九州上下、朝堂内外人人自危。

    少年天子在太后的掌控掣肘下,在百官的敷衍忽视中,只是一夕之间就突然长成了一个帝王该有的模样,从此至高无上,四海臣服。

    但所有人心照不宣,他们的皇帝依旧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天子权柄从来都不只附着于宣政殿那把龙椅,它在皇帝手上,却也在朝堂里,在世家著族间,在帝都的内外城中,在大胤九州的广袤天地下,需要年轻的皇帝自己去争。

    玉轮在云层后若隐若现,城外宜安寺的暮鼓声悠远地传来,远处皇城宫门前第一盏夜灯悄然亮起,楚珩缓步来到了钟平侯府的侧门前。

    面前的这扇朱门陌生而疏离,他上一次叩响这扇门,是在十年前,他生母姬无诉樰病故的时候。

    他站在门前踌躇了一会儿,正欲上前叩门,就见面前的朱门忽地从里打开,一名小厮手里拿着点灯笼的引光奴走了出来。

    悬在天地交界处的夕阳将地上楚珩的影子无限拉长,孤零零地落在钟平侯府的门前。小厮掠过影子抬头往上看,目光定格在他的脸上。

    影子的主人神色浅淡,面容韶艳昳丽,眉眼鼻唇都仿佛是一笔一画细细绘就,标致得如同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人。他站在夕阳里,夕阳也格外眷恋,日落前最后一丝暖融的余晖毫无保留地镀在他的侧脸上,将白皙的面庞染上一层柔和的光晕。

    小厮在这帝都城中十余年,自诩见过风仪端华的公子贵女无数,可直到今天才知道,府里那教书先生念诗时所说的“郎艳独绝,世无其二”该是什么模样。

    他定了定神,笑容满面地温声问道:“这位公子,这儿是钟平侯府,您是要找人?”

    楚珩对此并不意外,只摇了摇头,正欲开口,就听斥责声从半掩着的门后传来:“乐庆,你小子又偷懒!点个灯笼你磨蹭个什么呢?”

    府里管事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见到门前伫立的楚珩,微微一怔,他清了下嗓子,放缓了声音问:“敢问公子是?”

    楚珩见怪不怪,只简短道:“我叫楚珩。”

    “楚?”府里管事听这名字有些耳熟,皱着眉头回忆了半晌,猛然想起来,他们府里是还有这么一位常年离家,在漓山学艺的二公子,名“珩”。

    月前,漓山是来了封信,说是二公子不日会出师归家。只是八月正值中秋,府里上上下下都忙着筹备佳节事宜,这封信自然看过就忘,左右一个无足轻重的庶子,回来就回来,也没人记在心上。

    大胤以武立国,上至皇亲贵胄、下至平民庶族,有能力有天资的都会在世家族学或是各地武府宗门修习武道。楚珩的师门漓山,便就是武府宗门中的佼佼者。

    近些年,漓山新秀频出,加之又有东都境主叶见微和漓山东君姬无月两名大乘境坐镇,隐隐与九州第一武府宜山书院呈分庭抗礼之势,被武道中人格外推崇敬仰。

    但是再好的师门也要弟子自己争气才行,像楚珩这样,根骨平庸、资质驽钝的,天生就不是修习武道的那块料。

    当年他能去漓山,不过是因着他生母姬无氏与漓山占星阁主穆熙云有旧,加之楚珩幼时不足,体弱多病,看着就像是早夭之像,留在楚氏族学也成不了什么气候,钟平侯索性便允了他生母所请,放楚珩去了漓山,任他在外面自生自灭。

    不过虽然学武不成,但只看如今这霞姿月韵皎如玉树的风仪,倒也不算白去漓山。

    管事在前面领着楚珩往府里走,一路上碰到侯府里的下人面带询问朝他们的方向看过来,管事也不耐烦解释。倒是那名叫乐庆的小厮殷勤地从楚珩手里接过行囊和帷笠,一步不落地跟在他身后。

    楚珩归家,当然要先去拜见父母。

    钟离楚氏的家主、钟平侯楚弘彼时正在后院正厅内和正妻叶氏准备用晚膳,侯府里的世子嫡女和其他几个公子姑娘陪坐在一旁,其中楚珩同母所出的妹妹楚歆也在,亲弟楚琰如今不在帝都,尚在钟离楚氏族学未归。

    门房过来通报的时候,桌上的晚膳还没摆齐,楚弘正和妻子儿女们谈笑,气氛好不和乐融融。

    乍听到楚珩归家,厅内的欢声笑语霎时一停,府里的公子姑娘们面带疑惑互相看着彼此,楚弘和叶氏对视一眼,恍惚才想起来,确实有那么一回事。

    于是连忙命请进。

    管事只带楚珩进了门便停了脚步,恭敬地站在门旁等候。楚珩迎着一众探寻的目光走了进去,他在一众兄弟姐妹中行二,但钟平侯府嫡长子早夭,楚珩便年居最长,在父母身旁陪坐的几位连忙都起了身站在两旁。

    楚珩顶着一屋子打量的目光朝钟平侯和嫡母叶氏行礼拜见过,又和几位兄弟姐妹互相见了礼。

    许是太过生疏,分明是血浓于水的家人,礼数走完,却都面面相觑,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最终是主母叶氏打破了沉默,她轻咳一声,出声问:“时候还早,珩儿也未用过饭吧?我再叫人添副碗筷。”

    楚珩垂眸敛眉,拱手行了一礼道:“母亲赐饭,本不该辞,只是路上自觉来的晚,怕叨扰父亲母亲,已在外面用过了。”

    叶氏闻言点点头:“你路上奔波,想来也累了,早些休息也好。”又随手指了身旁一个伺候的丫鬟,吩咐道:“你带珩儿去……”

    她略停顿了一下,想了想才继续道:“嗯,去竹枝楼休息。”

    丫鬟领命应是,带着楚珩朝外走去。站在最边上的楚歆闻言微微蹙眉,有些欲言又止,她抿唇上前半步,看着楚珩的背影出了厅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