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论历史上真正的项羽和刘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赵国夺取陈余兵权的塑料花兄弟张耳也是个阴险小人,他早就和刘邦有交情,而陈余又是个脑残,项羽封了张耳为王,只封陈余为侯,陈余就不干了,连着项羽一起恨了起来。然后又被刘邦骗主动攻打项羽,后来发现被骗之后又反过来打刘邦。

    所以陈余和田荣这两个傻叉带头反叛项羽,打乱了项羽的缓称帝之计,为刘邦崛起创造了有利条件。

    不然项羽把刘邦关在汉中那个四面都是山的地方,想打出来有多难?项羽不去打田荣,刘邦也不敢出汉中。

    七、离间项羽

    古人就那么没脑子容易被一顿饭和敌人的说辞给离间了吗?

    实际上根本不用陈平离间,项羽这边就已经不准备重用范增和钟离昧了。

    范增是因为年纪大了,起兵的时候就七十多岁,楚汉争霸后期更是接近八十岁高龄,就保养的再好脑子能不糊涂?不老年痴呆就不错了,项羽敢随便用?让范增回家养老才正常吧。

    钟离昧则是因为受了韩信的牵连,当初韩信是钟离昧举荐给项羽的,他和韩信是至交好友,项羽也是看在钟离昧的面子上没有杀韩信,因为范增曾经建议过项羽韩信这种人不重用就杀掉。

    但是钟离昧依旧是为项羽奋战到了最后,为什么?

    八、垓下之战

    项羽为什么会混到垓下之战的局面呢?这就得说说项羽的三位大司马了。

    第一个大司马,龙且武力足够,也忠于项羽,但是狂妄自大,在齐国中了韩信的水淹之计,一战葬送项羽二十万主力。

    第二个大司马曹咎,项羽出征齐国的时候嘱咐他,只需固守城池等项羽回来再对付刘邦。

    结果这位枉顾项羽的命令,擅自出城迎战,中了埋伏全军覆灭,又葬送了十万楚军。

    第三个大司马周殷,接替英布九江王,统领九江之兵,项羽彭城之战三万大破五十六万刘邦军之后,率十万大军出征讨伐刘邦。周殷负责守卫楚国。

    结果这位周殷率军投降了刘邦,屠城断掉了项羽的后路,再加上彭越骚扰项羽的运粮通道。

    项羽就算战神无敌,又哪里能让吃不上饭的军队打胜仗?

    即便如此,项羽也冲出了所谓的十面埋伏。

    九、刚愎自用

    其实历史记载中,项羽并非没有听取过别人的意见,只不过因为项羽的性格不喜欢阴谋诡计,所以诸如韩信、陈平等人才不受重用。项羽很多时候都会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因为楚军之中比他强的人很少,或者说整个天下比项羽强的人也不多,在军事上项羽有自己的战术而且一生几乎没有败绩,他为何要听别人的呢?项羽本身就是技术型的领导,而刘邦则是管理型领导,刘邦本身军事能力不强,很多事情都不懂,但是刘邦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什么都不懂,于是就选择了听取别人的意见,历史上有很多类似这样的记载,刘邦先做出了错误决定或干了错事,旁边的某某劝谏刘邦,刘邦立马就听从了。看着好像是刘邦善于听取意见,实际上刘邦不听也不行,这些记载从侧面反应了刘邦本身是没什么本事的,他只是单纯的选择了听信别人,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很多现代的领导都是这么办的,如果有多人提出不同意见,那就大家开会讨论,他要做的只是从一堆意见中选出被多数人认可的那个即可。有些邦吹非要把刘邦吹成战神、思想家、明君圣主等等,把刘邦手下乃至前后帝王的功劳都安在刘邦身上,其实他们根本就不懂刘邦,他的强不是强在这些地方,吹错方向了。

    十、杀人如麻

    古代没有什么人权、文明之类的概念,战争中杀人屠城其实再正常不过,难道城中的百姓帮着秦国军队守城不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吗?国家行政学院博士曾经在百家讲坛中说过‘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攻一个城池如果这个城池集体抵抗,那么攻下来之后满城的百姓遭殃,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刘邦其实也这么做过’

    项羽和刘邦都没少屠城,为什么刘邦屠城就没得个杀人狂的称号,项羽屠城就被各种夸大渲染呢?

    因为刘邦这个人品行不端,夺取天下用的多半都是肮脏手段,天下人对刘邦很是不耻,甚至于刘邦的后代坐在皇帝宝座上都觉得丢人,但是刘邦干的那些缺德事又辩无可辩,甚至让汉朝的邦吹和皇帝都没办法全给洗白,所以他们转而抹黑项羽,项羽越黑,对比刘邦就越白。

    汉朝的邦吹难道有皇帝撑腰,还不能洗白刘邦,改正项羽在百姓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和地位吗?非要等到网络发达的今天,才有一帮以否定英雄为乐自以为了解历史的邦吹跳出来乱吠?

    刘邦建立朝代的史书都把他写成了一个人渣,考虑到汉朝邦吹已经尽力美化刘邦,那刘邦其人该有多么不堪?

    相反,项羽的某些记载也不好,但是却有太多的人喜欢项羽,难道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本人就是讨厌刘邦厚黑冷血无情不择手段,刘邦这种人若是不懂得抹黑项羽,那还是流氓所为吗?希望大家理性看待历史,起码在逻辑上得通顺吧?不能把古人都当傻子吧?

    至于某人说项羽是白莲花,项羽屠城就行,刘邦屠城就不行,这话我倒想问问,如今一提到刘邦,谁会先想到刘邦杀人如麻呢?

    所以这句话应该这么问才对,难道刘邦是白莲花吗?凭什么刘邦杀人就功劳,到项羽这就是杀人如麻的狂魔了?

    而且,项羽杀人大多都是负隅顽抗的敌国人,而刘邦屠杀的有不少都是楚国人!这两个人屠城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下面备注刘邦及其属下屠城的记载,以证明本人不是信口开河。

    1.南攻颍阳,屠之。——《史记》

    2.从攻项籍,屠煮枣。——《史记?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3.屠胡陵。——《史记?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4.击陈豨,屠马邑——《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5.燕王卢绾反,勃以相国代樊哙将,击下蓟,得绾大将抵、丞相偃、守陉、太尉弱、御史大夫施,屠浑都。——《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6.柴将军屠参合,斩韩王信。——《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刘贾、周殷、英布的屠城:

    7.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8.十一月,刘贾南渡淮,围寿春,遣人诱楚大司马周殷。殷畔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迎黥布,并行屠城父,随刘贾皆会。——《资治通鉴?卷十一?汉纪三》

    8.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9.沛公将数万人已屠武关,使人私於高。——《高祖本纪》暨《秦始皇本纪》;

    注:以上出处只是一部分,《汉书》中有雷同内容。

    下面是有关刘邦为人的记载:

    1、《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2、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3、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

    4、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

    5、屠杀功臣,不光是异姓王,萧何还有樊哙都差点遭了毒手。(内容太多,就不写原文了。)

    6、当是时,赵别将司马昂方欲渡河入关,沛公乃北攻平阴,绝河津。

    7、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

    8、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柰何弃之?’

    9、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一杯羹!’

    10、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

    11、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12、曹夫人生齐悼惠王肥……齐倬惠王肥,其母高祖微时外妇也。

    13、季布母弟丁公,为楚将。丁公为项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戹哉!”於是丁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及项王灭,丁公谒见高祖。高祖以丁公徇军中,曰:“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遂斩丁公,曰:“使後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

    14、汉十一年,高后诛淮阴侯,布因心恐。夏,汉诛梁王彭越,醢之,盛其醢遍赐诸侯。至淮南,淮南王方猎,见醢(彭越肉酱),因大恐,阴令人部聚兵,候伺旁郡警急。

    客观的讲,刘季真的很强,虎毒不食子,刘季能;别人都有礼仪廉耻,他没有;

    势危时能装孙子也没有架子,得志时半点情面也不讲,亲朋好友甚至救命恩人都说杀就杀;

    干了很多没有信用没有道义让人不耻的事,依旧能凭借满口的空头支票,把九成的天下诸侯和人才都给忽悠住了,尤其擅长挖角;

    运气极好,不仅数次死里逃生,而且还有很多贵人相助,樊哙、张良、萧何、韩信、项伯、彭越、田荣等等。

    有这些人加上其他忽悠来的诸侯帮刘季打天下,刘季等着称帝就行了,然后出手一个一个的阴死诸侯王,阴不死的就武力征讨,不反的就先逼反,解决了异姓王之后,再收拾自己身边这些功高盖主的功臣。

    手段虽然卑鄙,但是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然后又通过白马之盟进一步巩固统治,唯一差的就是没解决吕家的危机。

    放眼古今,像刘季这样善于利用别人达成自己目的,而且卸磨杀驴玩的这么6的,都是鼻祖级的人物。

    霸王项羽能边讲仁义道德边带着一帮二五仔和直男,跟拥有华丽阵容善用阴谋诡计的刘季争夺天下,甚至能数次威胁到刘季的生命已经很难得了。

    ……

    欢迎广大书友共同探讨,有本文没解释到的让诸位看官误会项羽的地方,大家可以留言,作者会尽快增补到原文中。

    最后,让我来总结一下霸王项羽。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以一当十,斩苏角,擒王离,大破数十万秦军。

    鸿门宴,刘邦坐拥咸阳收买人心,项羽大军一到,立刻吓得俯首称臣。

    分封诸侯,西楚霸王号令天下,论功行赏不计前嫌,封十八位诸侯王。

    彭城之战,项羽三万击溃刘邦五十六万,吓得刘邦抛儿弃女狼狈逃窜。

    垓下之战,小人叛变,群魔乱舞,八百骑兵夜突围,几十万人挡不住。

    霸王别姬,乌江自刎,二十八骑斩将夺旗如入无人之境,忧心江东百姓,士可杀不可辱,遂自刎谢天下!

    力可拔山,勇猛无敌,重情重义,人杰鬼雄,千古无二,霸王项羽!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